第十一章 他們到底幹了那些壞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陛下的話。包侯爺前年出任左屯衛都督,便把家安在了淮陰。”範寶印開始說起來。
“嗯,這事他給朕上過奏章。他滅夏之戰,攻克靜州城時中了一箭,傷得很深,無法再上戰場。朕就讓他出任衛鎮都督,在地方好好養傷。左屯衛都督府駐地在宿遷,包零旦便想著把家安在淮陰,過兩年他致仕了回淮陰養老。”
“他在奏章裡說,他自小父兄死於西北戰事中,屍骨無存,族中也早就無人,家鄉已經是無牽無掛——朕知道,他不想回家鄉,怕睹物思人。跟朕說自小傾慕淮陰侯兵法超群,所以想移居淮陰。”
趙似情緒低落,低著頭閉著眼,像是在追憶什麼。眾人不敢出聲打擾。
“算了,範寶印,你繼續。”
“是陛下,包侯爺在淮陰安家後,三子都在洪澤書院讀書,府上大小事宜交給他的侄兒,人稱包三郎君的包瀆處置。所有的禍事都是包瀆引發的。他負責包府上下的用度,原本也只是買田、入股商社和工廠。”
“不知何時,他跟江都城一夥人勾搭上了,在他們的慫恿下,開始入手鹽業。先是買下一處有牌照的鹽場,見到賺錢容易,包瀆便起了壞心思,用盡各種手段收購鹽城其它商辦鹽場。”
“鹽城原本有牌照的商辦鹽場有七家,現在只剩下兩家背景深厚的,其餘五家都被他給買下。去年陛下定遼,燕京地區的蘆鹽開始暢行齊魯、河南、淮西,對淮鹽衝擊很大。包瀆見到賺錢少了,利慾薰心,居然打起官辦鹽場的主意。”
“他指使管事和家丁,招募潑皮,在各運河和陸路要道上設關卡,非法盤查,凡是官辦鹽場運進運出的物資,加以刁難阻攔...時常指使潑皮在鹽場附近生事,毆打鹽場工人。甚至暗中派人去盜竊和放火燒燬鹽場物資。”
“惡毒手段輪番使出,鹽場吃用運不進來,產鹽又運不出去,每月都在虧損,人心惶惶。鹽城有兩家官辦鹽場,一家已經賣給包府,還有一家正在苦苦支撐。現在這運河上的私設關卡,就是針對那家鹽場。”
宇文虛中很是憤怒,當地官府不作為,淮東鹽業總社可是直屬產業部,居然在自身利益被侵犯時,也在裝聾作啞?
“淮東鹽業總社的人,都是死人嗎?”
“宇文官人,淮東鹽業總社的人在江都,天天風花雪月、花天酒地的,哪顧得上前面工廠的人苦累死活?且不說他們顧忌包府的權勢,又被包瀆暗中拉攏,就說淮東鹽業總社,在海州、楚州、揚州、泰州有十七家大鹽場。鹽城這兩家被人壞事,影響不大,頂多叫其它鹽場加班多產些鹽補上來。”
“混賬!真是一群混賬!”不僅宇文虛中怒了,葉遜也怒了,破口大罵。
趙似站起身,揹著手在船艙裡來回踱步。
“包零旦,原是鄜延軍的一名士兵。元符二年潤九月,朕在隴右用兵,鄜延軍趁機收復了橫山險要。他立下大功,被提拔為隊正。整編後調到無定河師。”
“銀州之戰,他率領本隊,第一個衝上城頭,拿下城樓,放主力入城,是攻取銀州城的首功。因此他成了朕即位後第一批被授驃騎勳章的功臣。滅夏之戰,他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論功被封為興寧侯...大富大貴,他們是即想大貴又想大富。為了大貴,浴血奮戰、幾近喪命;為了大富,卻不擇手段,違法亂紀。就不怕朕給他們一個全家富貴嗎?”
聽著趙似森然的話,葉遜與包零旦也算認識,忍不住為其開解。
“陛下,聽範知縣說,這些壞事都是包瀆所做,或許包侯爺並不知情。”
“你覺得可能嗎?”趙似轉過頭來,毫不客氣地問道。
葉遜低著頭,不敢答話。
包瀆打著興寧侯府的旗號在外面為非作歹,長達兩年,包零旦常駐宿遷,離得並不遠,能一直不知情?
包府每月進項多少,包零旦身為一家之主,會不去問?包瀆在鹽場上強取豪奪,謀取了不少錢財,包零旦會不知道嗎?
葉遜想來想去也不敢確保包零旦在這件事上,真的毫不知情。
見到葉遜沒有答話,趙似問宇文虛中:“誰在附近?”
宇文虛中馬上體會到聖意,想了想答道:“陛下,趙懷忠,他的琅琊師駐地在臨沂。”
“派他認識的校書郎和御前帶械侍衛去,帶上朕的虎符令牌以及手書,叫他潛行入宿遷,等包零旦去了江寧,立即接管左屯衛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