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詔書一下,名分大義就定下來了。”康公弼搖頭晃腦地說道,“屆時降宋詔書以新帝名義下,其它事情嘛,由太后領著我們做。”

眾人又是一陣叫好。

可不就是這樣嘛!降宋的惡名,由繼位的新帝去承擔,好處就由大家笑納。

新帝不肯?這裡既有大義名分,又有漢軍渤海軍擁護,小皇帝不肯也得肯!

曹勇義眼珠子一轉,也獻上一計:“數十萬宋軍北伐,說是收復燕雲,實際上還不是指望在破城之際,好好的撈上一票?現在我等順應天命,以和為貴,這仗打不成,這發財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了。數十萬宋軍說不定滿腹怨恨,不得不防。”

“為了燕京滿城黎民百姓,我們不如收一筆勞軍錢——讓城中百姓湊一筆錢,犒勞宋軍,餵飽他們,省得作亂為禍百姓。”

曹勇義一番大義凜然的話剛落音,殿上的氣氛更加活躍了。

“這是應該的。吾等為滿城百姓的安危殫精竭慮,好容易才讓宋軍停止殺戮,這點勞軍錢,應該出。”

“就是,相比兵火之災,一點錢財算什麼?性命重要,還是錢重要?”

眾臣越說越覺得理所當然。接下來大家議論的重點是如何收。

這是大肥缺...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必須交給信得過的人去完成。

很快,大家議定,以李處能和曹勇義為首,分成左右兩路勞軍錢徵收所——在場眾臣都有子侄塞進這徵收所裡。

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別人不放心。

左右兩路勞軍錢徵收所分別在東城和北城徵收勞軍錢——皇城靠西偏南,所以西、南兩城是官宦們和契丹、奚貴人居住的地方,肯定不能去收。

總額定為一千萬貫,限五天內收齊。

大事議定,眾人喜氣洋洋,睿德殿上洋溢著一種歡快祥和的氣氛。

既能保住大家的榮華富貴,還能再發一筆財,這樣的好事,真希望天天都有。

“諸卿,宗室和親貴們怎麼還沒來?”蕭普賢女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張琳、李儼等人這才回過神來,我們在這殿上巴巴商議了半個多時辰,那些宗室親貴們怎麼一個都沒來?

果真都是些不讀書的粗鄙之人,不懂得尊君父、守臣道。

張琳等人可不怕,現在皇城完全在心腹們率領的漢軍掌控之中。外面又有數十萬宋軍正步步逼近,這些契丹宗室和親貴們,敢火拼不成?

只要他們敢翻臉,大家一拍兩散,馬上出城降宋。到那時,我們是投誠反正,你們是負隅頑抗,看誰吃虧。

《仙木奇緣》

“報!太子殿下傳來書札!”有侍衛在殿門稟告。

張琳、李儼對視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看看這些小兒和粗鄙之人在玩什麼花樣。

“傳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