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鸞的臉氣得煞白。

她只是聰慧過人,工於心計,但是並不長於駁論。更不用說跟經歷過反覆演練辯駁的李夔比。

更何況她萬萬沒有想到宋國使節來得這麼快,準備得這麼周全,根本沒有什麼準備。

自己周旋與遼國君臣之間,以美色和遼國利益,誘惑說服了遼主和重臣,才使得遼主和大臣們達成了默契,支援夏國,逼宋國吐出銀涼等州。

原本以為得逞,只等宋國使節姍姍來遲,到時候一起聯手逼迫羸弱無用、只知道以和為貴的宋國文官們,從談判桌上獲取到戰場上沒有得到的。

她還只是預熱了一回,事情完全沒有到火候,宋國使節團就神速趕到,不僅打著為遼主賀壽的旗號,還派出了蘇轍為正使的夢幻組合。

相比之下,李青鸞和夏國的誠意就顯得不足。尤其是今日顯聖大殿上,宋國使節盡顯風采,賀禮一出手,露出豐厚的家底。

頓時就讓李青鸞和夏國落於下風。

李青鸞竭盡全力,想要挽回一局,可惜人家是組團來的,她卻孤身一人。人家的禮物裝了滿滿六艘船,夏國窮得庫房裡的耗子都在流淚,全靠她一人支撐。

可就算把她撕成碎片,也喂不飽遼國的這群餓狼。

看到殿上氣勢微妙地一轉,遼主笑呵呵地開口了。

“宋國另一位副使,文叔先生今日似乎沒有說話。”

一直默然無語的李格非上前一步,恭聲道:“李格非請遼主陛下恕罪,在下天資鈍頑,學問寡淺,不敢出聲輕言。”

“文叔先生妄自菲薄了,你的大才朕是知道的。上次你的大作《洛陽名園記》讓朕和皇太孫,受益匪淺啊。”

李格非心裡在天人交戰。

該不該放下士子的矜持和清高呢?旁邊的李夔放下了一切束縛,舌戰遼夏,大獲全勝。

自己呢?

為國為民,是為大義!大義如此,自己的一點矜持和清高又算得了什麼!一路上,劉存義等人潛移默化的灌輸,終於起了作用。

李格非瞬間下定了決心,他恭聲道:“陛下和皇太孫殿下能過目在下的拙作,倍感榮幸。某這幾年,潛心研究了江南等地園林,編得一本《江南名園記》。草率粗鄙之作,只求不要汙了陛下和殿下的耳目。”

“快快呈上來!”遼主驚喜道。

李格非把實際上是國畫館江南畫師們所畫,江南文士們所寫,他只是臨時掛了主編名義的《江南名園記》呈上。

遼主翻開一見,眼睛閃閃發光了。

疊石理水、水石相映,淡雅相尚、清新脫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下還有如此秀美的地方,只恨此生不能生於此地啊。

不僅遼主看呆了,就連湊上來的皇太孫也看得如痴如醉。

過了好一會,皇太孫一臉嚮往地說道:“陛下,南京有山有水,氣候暖和,可以按此圖冊建造這等美園。”

遼主深以為然,“確實如此。文叔先生,此畫冊巧奪天工,文筆更是翔實優美,甚好甚好!”

chaptere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