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樓只在遠山西(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似的目光從遠處的城堡上收回來,轉向常安民,感嘆道:“人生在世,做過的許許多多的事,有對也有錯。有的當時對,過後錯;有的當時錯,過後卻是對的。如何說得清楚?林子中這一生,有人說他為了仕途,不惜與兄弟決裂,投靠新黨,折盡了名節。那又如何?”
“就憑他在太原城做的這些實事,足以進開封城西保濟崗的先賢園,與質夫公、東坡公為鄰,春秋祭祀,榮同國祚。”
“陛下聖明!”常安民激動地說道。
黃昏,回到太原城布政司中衙,王稟、種建中等晉寧軍軍部將領等候在此,參加趙似召開的軍政聯席會議。
“王師,你還是如此英武雄邁啊。看來雲中代北的風和雨,奈你不何啊!”趙似笑著說道。
“陛下,有御駕在漠北征伐鎮撫,雲中代北的風雨,只能算是和風細雨,自然就奈何不了臣了。”王稟笑著答道。
趙似哈哈大笑,挽著王稟的手臂,進入到白虎堂裡。
常安民、種建中等文武官將在後面跟著。
有的人眼裡滿是笑意,有的人眼裡都是羨慕。只是陛下還在潛邸時,王稟就被徵辟入簡王府,成為刀槍師傅。
這份機緣,真是別人羨慕不來的。
一一坐下後,趙似掃了一眼,目光定在種建中身上。
“彝叔,朕與你堂兄且廉在寧夏城外喝慶功酒時,他提及到你對自己的名字不甚滿意,只是苦於父母所賜...即如此,朕就賜一名於你,師道,种師道如何?”
趙似的話把種建中嚇了一跳。他萬萬沒有想到,堂兄種樸居然把這種事在官家面前提及。
他確實對自己的名字不甚滿意,建中,與他們這一房的師字輩,背離而行。不過再一仔細想,堂兄其實卻是在為自己著想,父親取下的名字,自己出於孝道不好改。請官家賜名,卻是最好的理由。
“臣謝陛下賜名!”種建中起身謝道。自此,他改回了歷史上原來的名字,种師道。只是他的命運會大為不同。
趙似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堂兄且廉以滅夏之功,封爵長武縣公。你不僅是種家一脈柱石,更是關學橫渠公(張載)的得意門生。關學,說的是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劍來》
說到這裡,他又看了一眼常安民推薦的河東郡守接班人,太原知州李復。這一位也是關學大拿啊。
“彝叔,你現在改名為師道,更要秉承師道,傳揚關學。”
“陛下教誨,臣牢記在心。”种師道神情激動,恭敬地答道。
“彝叔的才幹朕是知道的,且廉也十分推崇。當時他對朕說,彝叔封爵,當在他之上。”
眾人無不暗中動容,縣公往上,就是郡公和國公。
而今官家力行“非匡扶社稷之功不可封爵,非益國利民之舉不可授勳”,爵勳之位,變得無比金貴。甚至下詔,對歷代先帝的封爵進行重新勘定。
除了開國元勳的封爵,歷代先帝們在太平時期給諸多重臣們追贈的爵位,一一追奪,重新勘定,只配勳位的只以勳位追贈。能被追贈爵位的只有范文正公、王文成公、狄襄武公等少數確實立有軍功之人。
就算大蘇公,官家對他如此敬重,也沒有追贈爵位,只是頂格追贈勳位—正一品上柱國,加諡號文忠。
所以說,要是种師道能被封國公,將超越姚麟,為種家光耀門庭。
官家嘴裡雖然說是種樸如此說,但他身為大宋天子,能娓娓道來,說明他心裡已經存了這麼一份期盼。
想到這裡,不少人心裡又明悟到些東西。此前官家把种師道、种師中調至河東河北,只留下種樸,大家還以為是他想壓制種家,現在看來,不盡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