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此日樓臺鼎鼐和(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範老夫子舉薦名單裡的第二位,是許將。
這是因為範老夫子這幾年經過官家的潛移默化,已經接受了很多新的理念,對天啟新政沒有像對熙寧變法那樣抗拒。
所以他舉薦了許將,這位新黨溫和派。
第三位是韓忠彥,在範老夫子看來,這是最合適的人選。此人也屬於保守黨。
在元右更化時期,司馬公、小呂公(呂公著)等人相繼對新法趕盡殺絕。範季公、大小蘇公和韓師樸等人竭力反對一棍子打死,要求對新法加以甄別,好的留下,壞的去掉。
現在有人大言不慚地評論中書省右資政韓忠彥庸懦無能。其實這話非常不公。
在蔡卞看來,韓師樸為人寬仁厚德。他雖然沒有范家兄弟那樣剛直拗峭,但是明允篤誠、公忠亮達,另外一種為人處世風格。
蔡卞心裡暗暗揣測,範老夫子應該是覺得這幾年,官家與章子厚,為了推行天啟新政,盡用剛勐手段,造成不小的貽害。所以舉薦了韓忠彥,以中正沖和緩解老夫子認為的戾氣。
趙似也聽出範純禮舉薦這三人所蘊含的深意,坐在上首,默然想了一會,這才對著範純禮點頭道:“範叔公的良苦用心,朕知道了。”
聽到趙似這麼一說,蔡卞心裡不由嘆了一口氣。
蔡卞在官家身邊待了幾年,又是洞悉人心的頂尖人物。聖意還是能揣摩出一些來。
韓忠彥不是做太宰,總領國政的料,因為他不符合官家的要求。但是完全可以做左右僕射,作為尚書省與中書門下兩省,以及地方郡縣的緩衝。
既然一來,許將許衝元,離太宰之位又近了一步。因為他現在有章惇和範純禮的認可和舉薦。
趙似轉向蘇轍,誠懇地問道:“小蘇公,你舉薦何人?”
剛才範純禮把他舉薦出來時,蘇轍的臉漲得通紅。不是激動的,而是羞愧。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陪太子讀書,就是個陪襯。
如果不是範純禮這位剛直純誠的人舉薦自己,蘇轍都懷疑是在故意羞辱自己。
他目睹這幾年天啟新政的整個推行過程,看過官家和章惇為推行新政使用的手段。心裡透亮,自己是完全沒有這個手腕和魄力。
漸漸的,蘇轍也就心澹了,做個會議召集人有什麼不好?正合自己脾性。
蘇轍中和持重,中書省立法會議上,各方爭吵不休,他不急不惱,默記各方的訴求。會後再私下一一會面,居中調和。
他屬於文學大家,資歷、名望都擺在那裡。前些年被貶斥時,與兄同進共退,相扶相持。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
天下讀書人誰不敬重?
所以他往中間一坐,各方代表就算有天大的意見,也沒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律法三讀時,草桉由他執筆修改,表決透過後,又是由他執筆勘正。
論事精確,修辭簡嚴的文風,在他筆下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篇枯燥無味的律法,能讓他寫得字簡意準,文采斐然,成為後世律法的文字典範和天花板。
所以蘇轍寧可繼續做有虛名無實權的司徒。現在趙似諮詢關於太宰的人選,他毫不猶豫地就說出了自己的人選。
“陛下,臣舉薦許衝元、韓師樸。”
除了把自己摘掉,蘇轍舉薦的人選跟範純禮一模一樣。
趙似低頭默想了一會,抬起頭說道:“朕的意思是,左僕射呂吉甫調任中書省左資政;右僕射黃公(黃覆)調任成均大學祭酒,安公(安燾)調任璧雍大學祭酒。樞密院使許公(許衝元)調任左僕射,右資政韓公(韓忠彥)調任右僕射,計部尚書蔡元長擢升右僕射。漢陽郡公姚公(姚麟)接任樞密院使。”
說完,趙似的目光在眾人的臉上一一掃過,沉聲問道:“諸卿,你們的意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