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甲巷王六子給徐大官人請蓋中寶,此中佣錢待後來取。”

很快,夥計把手裡的帖子都散了出去,跟文書一起轉回白礬樓。

此時的白礬樓裡,珠簾繡額,如花似錦;燈燭晃耀,亮如白晝。無數人的說話聲、笑聲,混雜在一起,彷佛一鍋煮開的水。

此景此情,與千里之外的興慶城戰場,宛如兩個世界。

突然有夥計站了出來,在二樓走廊敲了敲梆子,整棟樓立即雅雀無聲,然後聽到有歌聲唱響。

“千紅萬翠,簇定清明天氣。為憐他、種種清香,好難為不醉。我愛深如你,我心在、個人心裡。便相看、老卻春風,莫無些歡意。”

一唱三嘆,聲聲曲婉。清麗妙曼,繞樑三日。

餘音才罷,彷佛聽了什麼號令,滿樓的人齊刷刷地爆出一聲“好!”

叫完好後,大家交頭接耳,紛紛打聽著。

“唱曲的是哪位大家?”

“誰,當然是馮錦奴。當今這世上,也只有她才能唱出清真居士(周邦彥)的詞韻來。”

“啊呀,居然請動了馮大家。是誰大手筆,把她都請動了。”

“聽說是孫伯野、王少青、鄭居中、王將明等名士。”

“哦,全是名士,難怪能請到馮大家。”

雅間裡,鄭居中、王甫等人聽得如痴如醉,叫完好後,拱手對馮錦奴說道:“馮大家的仙音,讓吾等如痴如醉。我們都是俗人,只能以俗物以酬馮大家,聊表心意。來人!”

《控衛在此》

兩名家僕分別端上一盒南珠,一盤東倭絞絲雪花銀。

兩人自從跟了吳王殿下,手裡就沒缺過錢,早就已經成為開封城裡知名的大豪客。兩樣東西擺出來,旁人並不覺得突兀。

馮錦奴只是掃了一眼,澹澹地對婢女說道:“即是兩位先生的心意,那就收下吧。”

語氣澹然從容,就跟收下兩盤雞蛋一樣。她這一舉動,立即引起旁邊那群宋代舔狗們的又一陣吹捧。

“馮大家果然澹泊名利,視錢財為糞土!”

“馮大家真是出俗清奇之人。也只有馮大家如此心境之人,才能把清真居士的詞唱得如此委婉動聽。”

馮錦奴一臉風輕雲澹,心裡卻在冷笑。

不為錢財,老孃苦練十幾年,現在又拋頭露面,四處趕場,難道真的是為了藝術追求?

在雅間的一角,孫傅、王時雍、張邦昌、吳敏坐在一起,低聲議論著。

王時雍忿忿地說道:“那些遼人,言而無信,說好了興兵南下,助我朝清君側、扶正道,怎麼轉臉就食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