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輪秋影轉金波(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夕陽西照開封城,給它抹上了一層豔麗嫵媚的紅色,彷佛門簾後半遮半掩的胭脂紅。
此時的大宋京城,進入到最繁華時候。各色人等,從各自的住處,一一走出,或步行,或馬車,或轎子,向各自的目的地聚集。
朱雀門外,東去大街、麥秸巷、狀元樓,西通新門瓦子、殺豬巷,皆是教坊妓館。這裡已經是人頭湧動,車水馬龍。
州橋夜市、東角樓街巷等等各處,有各類美食,是饕餮之徒們最愛去的地方。
尤其七十二樓,華燈璀璨、繁華似錦,絲絃不絕,歌聲清亮,成了開封城的的中心。白礬樓,則是最耀眼的所在。
白礬樓周圍,天色還未入夜,就站滿了各色人等。
有賣各色雜物的小販;扎著頭花、唱著曲兒等著恩客們叫喚點曲的札客;有靠著牆角、等著客人招呼、買物命妓、取送錢物的閒漢...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有正裝持盾棍的巡警;在人群裡穿行的太平車、平頭車。四輪馬車緩緩駛過來,大家都會暫時往兩邊讓一讓。
寬闊的街道,被行人和車子擠得滿滿當當。
今兒的白礬樓換了裝扮,除了鮮花紮起的大門牌樓,左右兩翼的高樓上,掛滿了紅色的燈籠。風一吹,數百盞紅燈籠搖搖晃晃,白礬樓彷佛帶上了一頂墜滿紅色琉璃珠子的八寶鳳冠兒。
看著達官顯貴、風流名士們結伴進入白礬樓,旁邊等活的閒漢、廝波,滿是羨慕。
“潘樓被官家買下拆了後,白礬樓就成了七十二樓裡的這個了。”一位閒漢樹著大拇指說道。
“沒錯。我一個親戚在裡面做事,聽說雅間都約到下月去了,誰來都得排隊。宰相章公府上的內管事,想插個號招待浦城過來的族親,都被不客氣地拒之門外。”
周圍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如今太宰章公,為文官之首,總領國事,可謂權勢熏天。他府上的內管事,居然都不給臉面,白礬樓真的牛!
“幾位哥哥,那潘樓好好的,怎麼就被官家買下給拆了呢?”有人好奇地問道。
“這個我知道。潘樓離皇城太近了。不僅潘樓,皇城周圍一圈捱得近的民房,都被內侍省買下,悉數拆了。”
“原來如此。不過也是,皇城什麼地方?官家住的所在,沾仙氣的地方。看周圍一圈的民屋,密密麻麻地挨著皇城城牆。聽說仁宗皇帝時,有民屋直接搭在城牆邊上。膽子真大,居然敢跟官家為鄰。”
“是啊,聽說還是當時的大臣們實在看不下去,湊了些錢,把那民屋買下拆了。要不然讓鄰國友藩看到了,非得笑死不可。”
“俺們大宋的歷代官家,確實厚道,都貼著皇城根了,也不說叫人拆了,非得出錢買下才敢拆。當今官家,多霸道的人,也還是真金白銀地掏錢出來,買下後再拆。”
“聽先生們說,律法保護私人產權,官家當以身作則...”
正說著,白礬樓有一個夥計出了側門,閒漢們一窩蜂地就衝了上去,隨即安靜地圍聽下文。
夥計拿著一張單子唱道:“徐大官人點蓋中寶;張大官人點散樂張八奴;李大官人點主張小唱孫五六;劉大官人點嘌唱王安娘;吳大官人點州橋炭張家群仙羹席八件...”
夥計拖著長尾唱完,閒漢們開始自報家門:“小的曲甲巷王六子,東城分局有備桉,編號戊字八百七十九號...”
說著舉起一塊木牌。
“小的跟行會有勾連保書...”
夥計聽完把一份帖子遞了過去:“這是徐大官人的帖子,快快請蓋中寶來,幾位大官人等他說新。”
“馬上就去請。”閒漢小心接過帖子,另外一位文書在手裡的簿子上記了一筆,同時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