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剛落音,李青鸞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弟弟李乾順還真有可能信。

自從今年宋軍興兵,己方節節敗退,求助北遼又杳無音信後,國主弟弟就大肆冊封僧人,不停地佈施寺廟,把興國寺改名為護國大興禪寺。

似乎把拯救大白高國的希望完全寄託在佛祖身上,又有點躺平放棄、自欺欺人的意思在裡面。

“湖塗啊,宋國現在最擅長用間。他們驅趕了上千和尚入我國,裡面不知道混入了多少間諜。上次被冊封的那些近百位帝師、國師裡,最得信任的多是那些巧言善辭、蠱惑人心的僧人,他們像宋國間諜多過釋門高僧。”

李青鸞痛心地說道,可她嘴裡卻沒有提半句勸阻李乾順的話。因為她知道,現在肯定是勸不動。

既然如此,只能啟動最後的備用計劃了。

“二郎,”李青鸞伸出手來,招呼著李察哥。

“姐姐。”李察哥走上前去,蹲在地上,拉著李青鸞的手,輕聲應道。

“二郎,姐姐在婁博貝藏有一支部族,才兩千餘人,但全是忠誠善戰的勇士,牛羊馬鞍齊備。是我這半年來,費盡心思從各處抽調出來,悄悄藏在那裡。現在人心惶惶,你帶著家人趁亂出城去,潛行去那裡。”

“姐姐...”

“聽我說完!”李青鸞深陷的眼睛裡透著精光,打斷了李察哥的話。

“興慶城沒得救了!趙十三什麼時候到興慶城,就可以扳著手指頭數城破之日。二郎!”

李青鸞用盡力氣叫了一聲,緊緊地拉住他的手,恨不得把心裡的千言萬語全說給他聽。

“你身上肩負著嵬名一族和大白高國的傳嗣,不要在這裡自誤。帶著那兩千部眾,轉去漠北,再潛行繞道金山去西域。那裡廣袤萬里,你可以大展身手!姐姐一直相信你,你應該大有作為。只是可惜,你不是嫡子,又遇到了趙十三...”

李青鸞從身邊摸出一個包袱,遞給了李察哥,“這是我從祖廟裡偷出來的,高祖(拓跋思忠)的畫像,還有太祖皇帝(李繼遷)的金印。帶著這些,去...去西邊,不要讓我大白高國絕嗣。”

遲疑了一會,李青鸞眼睛閃爍著猶豫的目光,或許她自己也不是很確信。最後她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伸手遞給李察哥。

李青鸞壓低聲音,對李察哥叮囑著。

“姐姐也不知道,二十年,又或者三十年後,趙十三可能會進軍西域。想必那個時候,他大勢已成,天下難有敵手。你千辛萬苦創業,延續大白高國的基業,也難擋他的鋒芒。”

《日月風華》

“二郎,我說,如果真有那天,你就降了吧,把這封信給到他。到那時,他雄視天下,不會再把區區大白高國放在眼裡,想必不會絕嗣我嵬名一族。”

李察哥大吃一驚,“姐姐,趙十三怎麼會進軍西域?”

“朱雀旗,聽說他在漠北又整編了玄武旗,將來還會有青龍旗、白虎旗。到時候攻滅北遼,橫掃漠北遼東,大定四方後,趙十三如何安置這數十萬驍勇善戰之士?繼續留在漠北、遼東和西北舊地,等到數十上百年後重新坐大?”

李青鸞冷然道:“趙十三看得極遠,怎麼可能會犯下如此錯誤?既然如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驅使這四旗兵繼續遠征。西域,以及西域以西,疆域數萬裡,有國成百上千,百姓億兆,財富無數,足夠趙十三驅使四旗軍搶上幾十年的。”

李察哥聽得目瞪口呆,卻心悅誠服。

“只恨姐姐,為何不是男兒身啊!”他恨然說道。

“一切都是佛祖安排的,我們只能接受。”李青鸞澹然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