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晨的風,非常涼爽,吹在人臉上,彷佛雙手捧起清澈的哈剌和林河水,撲在自己的臉上。
韓甲先、趙懷義、趙懷忠等侍衛,緊跟其後。博濟長空和燕萬石這兩位“御前馬伕”,牽著趙似和烏雅漢其娜的坐騎,跟在後面。
趙似踢了一腳,驚飛了草叢裡一隻蟲子。一轉頭,看到烏雅漢其娜那雙水盈盈的眼睛,充滿了求知慾,笑了笑,便開始向烏雅漢其娜說起遼國的國情和實力。
“遼國的架構,基本上是耶律億(耶律阿保機)和耶律德光父子倆建立起來的,後續諸位遼主,都是在此基礎上修改縫補。先是分置契丹諸行宮都部署等北面宮官,管領兩族和其他遊牧部族;”
“漢人諸行宮都部置等南面宮官,管領漢人和渤海人—也就是遼國東京道的那些部族。下轄州、縣、提轄司、石烈(相當於縣)、瓦里(拘收宮室、外戚、大臣之犯罪者家屬的機構)、抹裡(相當於鄉)、得裡等組織。”
“遼國總計有十二宮一府所屬,計州三十八,縣十,提轄司四十一,石烈二十三,瓦里七十四,抹裡九十八,得裡二,閘撒十九。共有正戶(契丹、奚人)八萬,蕃漢轉戶(漢人或其他民族分子)十二萬四千,丁四十萬零八千。”
“他們除了向本宮司提供租稅、勞役外,大致每四丁還要提供騎兵一名,成丁的男子也根據需要應徵為兵。據我們瞭解,遼國所有諸宮、府總計可徵發騎兵十萬零一千。此外,契丹官簿裡,有軍馬四十七萬匹。”
四十七萬匹軍馬?烏雅漢其娜忍不住驚訝地捂住了嘴巴。她當然知道這麼多匹戰馬,意味著什麼。
趙似笑著安慰她,“這是遼聖帝時的數字。經過這麼多年,遼國腐敗朽爛,現在還有多少匹軍馬,估計遼國樞密院都不知道。”
烏雅漢其娜拍著高高的胸脯,心有餘季地說道:“可汗,我知道,就像草原上一樣,有茂盛繁榮的時刻,也有萎敗乾枯的時候。現在的契丹,已經是冬天了。”
趙似笑得很開心,果然有些本錢,才敢把述律平當成偶像啊。
他繼續往下說。
“北遼諸宮府所領屬州縣多在上京、中京、東京三道,提轄司則集中設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奉聖州(今河北涿鹿)、平州(今河北盧龍)等軍事要地,利於平時鎮守,有戰事則各集所屬的軍丁從徵。”
“不過現在遼國君主荒淫昏庸,群臣諂媚貪婪,朝政敗壞,各道民亂不斷,烽火不止。女真、渤海、室韋、漢人,到處都在奮起反抗。遼國諸宮府、各提轄司的兵馬,在西京、南京、中京和東京四道,忙著撲火平亂,已經顧不上漠北和南邊了。”
烏雅漢其娜靜靜地聽著,過了一會,她興奮地問道:“我們是不是可以趁著契丹人手忙腳亂之際,趁機出兵,打敗他們,佔了他們的牧場,搶了他們的牛羊?”
趙似哈哈大笑,擺了擺手說道:“契丹人百年積威,哪有可能輕易地倒下。各處的民亂,只是讓契丹人手忙腳亂,無暇他顧而已。他們還沒有吃上傷筋動骨的大敗仗,元氣還在,我們的船隊和商隊,還得繼續努力。”
“商隊我知道,草原上都有他們的足跡,船隊是什麼?”烏雅汗其娜好奇地問道。
“就好比是戈壁沙漠裡的駱駝隊。”趙似含湖地答了一句。
“哦,原來如此。”
這時,一直在行在值班的譚世績策馬跑來,輕聲稟告:“陛下,蒙古博爾濟錦部首領合不勒,札答闌部首領土古兀歹,前來參加會盟大會。”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趙似看了看東方,此時的太陽已經躍出,它如同一支火把,被天神高高地舉起。湛藍色的天空,像是一張巨大的披風,披在舉著太陽的天神身上。
“博爾濟錦部?離得最近的部落,卻要等著札答闌的首領到了,結伴而行。這位合不勒,有些意思...”
說到這裡,趙似轉向烏雅漢其娜,“漢其娜,你知道博爾濟錦部和札答闌部的情況嗎?”
“知道一些。”烏雅漢其娜爽朗地答道:“蒙古人自稱出自蒙兀室韋,由孛兒帖赤那率領遷移到翰難河畔。他的一支子孫朵奔篾兒幹,與其妻子阿闌豁阿的後裔組成的部落,叫尼魯溫蒙古,比如博爾濟錦部和札答闌部;其餘子孫後裔組成的部落,叫迭列列斤蒙古,比如弘吉剌部、合底斤部。”
趙似眼睛一亮,點了點頭,“那朕知道了。漢其娜,請你以女主人的身份,操辦這次宴會吧。”
“遵命!”烏雅漢其娜目光炯炯地應道。
過了幾天,斡亦剌部首領庫乞都別、弘吉剌部首領額爾古昆、合底斤部首領乞合不花,陸續趕到。
這天,舉行完盛大宴會的趙似把心腹部屬召集在一起。
坐在大帳的上首,趙似先說了一句。
“不給朕面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