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萬石,你們是怎麼養馬的?”趙似騎在馬上,問著身邊的博濟長空和燕萬石。

燕萬石一時沒明白過來,博濟長空踢了他一腳,把話翻譯過去。

燕萬石想了想,張口剛說了一句彆扭的“官家”,然後就卡殼了。

“算了,你還是用韃靼語說。你才上了幾天識字速成班,還需要繼續努力。長空,你給他翻譯。”

“喏!”

燕萬石緩緩地說道:“馬兒剛生下來一年左右,我們就開始在草原上訓練它們。前後大約要訓練三年的時間。按照我們法子訓練出來的馬匹很聽話,很守秩序。千百匹馬聚在一起,也不會撕咬亂叫。即便主人下馬了,也照樣可以驅使,還不會走脫。”

趙似靜靜地聽著,漠北草原上養馬的方式,是從匈奴人、鮮卑人、柔然人、突厥人、鐵勒人、回鶻人,一代代傳承總結下來的,行之有效,最後到了韃靼和蒙古人手裡被髮揚光大。

“我們養馬一般是白天並不喂草料,到夜裡才開始放牧。觀察原上的草青枯變化,在野外放牧,到拂曉時再來搭鞍乘騎。我們出征時每個人都有好幾匹馬,每天輪流騎乘,所以馬兒不會疲憊。”

“朕看你們的車子跟我們有些不同啊。”趙似又問道。

“回官家的話,我們韃靼人的車子也是以牛馱拉,小的祖父說過,他見過最大的王,拉車時用前後兩組各十一頭牛並排拉動。”

“哈哈,跟朕的車子比如何?”趙似揚起馬鞭,指著後方說道。

在後面遠處,一輛巨大的車子在緩緩移動。

從遠處看,它是一座巨大的帳篷,安在一輛有二十四個高大輪子的木車上。分三層,下面兩層是木柵欄和木棚,專門給護衛警戒的軍士們用的。在最上面一層,一個圓形的帳篷立在那裡,裡面圍坐十幾個人都綽綽有餘。

前後六排,共三十六頭牛拉著這輛巨大的車子,在緩緩前進。

“絕不能比!一個是馬車,這個是拉動的城寨。”燕萬石老實答道。

“格物院給朕設計了一輛馬車,那才是移動的城池。共三十六組高輪,分三層,需要一百二十頭牛拉動。只是可惜這次來得匆忙,那輛車來不及運到居延海組裝。等下回朕來漠北狩獵,一定帶上。”

“陛下,那請允許小的給陛下趕車入值。”燕萬石恭敬地說道。

博濟長空翻譯的時候,忍不住看著好友,這傢伙,怎麼這麼會說話呢?

“好!哈哈!那君臣兩人就約定好!”趙似爽朗地應道。

長孫墨離和宇文虛中策馬跑了過來。兩人目光在燕萬石和博濟長空的臉上轉了轉,露出笑容,點頭打了聲招呼。

燕、博濟兩人做扈從也有過一段時間,知道兩位先生有要事稟告,連忙驅馬離開一段距離。

“陛下,我們確定了忽兒札胡思與別貼乞部的合只兒汗會盟地點。”宇文虛中稟告道。

他和譚世績已經正式成為長孫墨離的副手。

譚世績協助長孫墨離,為趙似處理機要文字,往來承宣;宇文虛中協助長孫墨離,為趙似分析情報,出謀劃策。

“別貼乞部的合只兒汗?這又是誰?”趙似詫異地問道。

“陛下,粘八葛部,也就是乃蠻部,其實也是十來個部落組成的聯盟,最強大的是別貼乞部,次一點的叫古出兀惕部。”宇文虛中答道。

哦,原來如此,趙似明白了。

小部落依附在大部落麾下,大部落再依附更大的部落,然後這幾個骨幹部落組成一個聯盟,推舉實力最強大的部落首領做共主。對外同進共退,這在漠北草原是常態。

“你們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