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西風斜雨是時候(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行!這過於暴虐!與寬仁厚德的先賢教誨不符!”豐稷大聲叫道,一臉的憤慨。隨著他的話,站在他這邊的幾位臨時法庭判事官也跟著大聲嚷嚷起來。
在這一刻,他們彷彿歷代聖賢附體,悲天憫人,視世間萬物的生命為無比珍貴的珍寶,誓言要多加愛護。
那些敦輿山亂事被俘的數千亂兵,在他們的眼裡更是成了迷途的羔羊,他們要用無邊無際的愛去感化他們,進而達到先賢們教誨的德育教化。
常安民、劉韐等人冷眼這些人。在他們眼裡,這些人完全是惺惺作態,令人作嘔。
這一幕發生在設在贊皇縣衙的臨時法庭。
敦輿山之亂平定後,門下省根據官家的指示,與樞密院、河北判事院組成了臨時法庭,對俘獲的亂賊,以及司法調查局破獲、被河北保安警隊內衛支隊逮捕的地方世家進行審判。
亂賊被斬殺了兩千一百人,被俘六千七百名。地方世家主犯有一百一十九人,從犯五百五十七人,需要經過審判,給予結果。
加上他們的家眷,足足兩萬多人,在等待臨時法庭的結果。
臨時法庭由大理寺少卿常安民領銜,以為臨時法庭都判事官。
大理寺少卿豐稷、河北郡按察使兼河北郡判事院都判事郭令先、樞密院典軍署都虞侯兼軍正使劉韐為副,以為臨時法庭副都判事官。
兩位大理寺丞兼大理寺判事官、三位大理寺副丞兼河北郡判事院判事官、樞密院軍正副使兼軍法判事院都判事官、兩位樞密院軍法判事院判事官為臨時法庭判事官。
門下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樞密院軍正副使兼軍法檢察廳都檢察御史、河北郡按察副使兼檢察廳檢察都御史帶著一群檢察御史和軍正檢察御史,組成公訴方。
今天,公訴方提交了集體公訴書,要求臨時法庭對以李萬一為首的一千四百二十六名,犯下謀逆、殺人、姦淫等重罪的罪犯判處死刑。
同樣被要求判處死刑的還有包括贊皇縣李家、清池張家、武強林家、束鹿徐家等十五家地方世家在內,教唆指使和幫助謀逆的罪犯們,合計主犯一百一十九人,從犯三百五十七人。
公訴書一提交,豐稷等判事官就炸了。
他們對裁定有罪沒有異議,也沒有辦法有異議。
太行山方面軍都部署行轅、司法調查局和河北警察廳三方聯手,把證據整理得明明白白,組成了一條確實無誤的證據鏈。
豐稷等人對量刑方面有異議,覺得判罰過重,應當按照以前的慣例,從輕發落,給這些罪犯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
“過重了?哪裡過重了?”常安民不客氣地問道,“謀逆大罪,從古到今都罪無可赦。你們為何要網開一面?”
他的問話讓豐稷等人有些無語。
“謀逆大罪確實罪無可赦,主犯從嚴,我等也無異議,但是次犯稍微寬容一些,留條生機活路,也符合上天好生之德。再以聖賢道理加以德化,促進改過自新,也算是一段佳話。寬仁厚德,體恤官民,是祖宗...”
豐稷正要說祖宗之法,猛地想起這兩年經過幾次大辯論,所謂的祖宗之法已經成了運夜香的車子,有點臭大街了。
於是就轉了一個詞:“是先賢和歷代先帝們提倡的國本之法。”
“豐先生!”郭令先毫不客氣地說道,“你的寬仁厚德,體恤官民,是針對全體大宋百姓,還是隻針對某部分人?”
豐稷捋著鬍鬚答道:“當然是全體大宋百姓了。”
“既如此,寬恕了這些亂賊,給他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那些被他們殺害的百姓,被他們姦淫的婦女,誰給他們一個機會?律法不是釋門經義,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律法是在根據這些人不法罪行造成的惡果,加以嚴懲。改過自新,他們也得有改過自新的資格!”
郭令先的話讓豐稷的臉變得發黑,猛地站起身來,厲聲道:“漢書有云,‘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四曰寬明而仁恕’。孔先師在《論語》中有云,‘泛愛眾,而親仁。’。仁德寬恕,當為治國之本!”
“糊塗!”常安民站起來,毫不客氣地訓斥道,“你這個大理寺少卿是怎麼當的!仁德寬恕,是道德範疇,對於遵紀守法的良善百姓們,我們當然要仁德寬恕。現在我們討論的是律法!什麼是律法?”
“律法是道德的最後防線,是透過暴力手段,對違反道德最底線的行為進行嚴懲,以防止惡行不再發生,使得善良之輩得到保護。這些人的罪行,證據確鑿,你們也是認同的。對一群罪犯講寬恕仁德?判事官秉承證據、依照律法的基本立場何在?”
豐稷仰著脖子大聲道:“這不是善法,是惡法,是暴政!這個判事官,我不做也罷!”
“可以,你寫份辭呈上來,我馬上就批覆!”常安民也不客氣地答道,他是臨時法庭的都判事官,有權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