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千騎鼓吹新宋風(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旦這日,趙似身穿袞服,頭戴冕冠,端坐在大慶殿上,接受文武百官和諸國使節的朝賀。
文武百官身穿各色朝袍,頭戴梁冠。走在前面的文武百官之首章惇、姚麟等人,除了身穿御賜蟒袍外,還戴著貂蟬籠巾四梁冠。
文武百官朝拜完,四方進奏使上前,各持方物進獻。
進奏使在元符二年年底,趙似監國時就已經廢除,只留下四位進奏使,以做儀式之用。
接著是諸國使節進賀。
打頭的是北遼正使耶律淳。
頭頂金冠,後簷尖長,如大蓮葉。身穿紫色窄袍服,蹬金蹀躞;副使李處溫展裹金帶,身穿頭戴漢服漢冠,如宋人無異。
耶律淳進拜時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右肩為一拜。副使拜如漢儀,行跪拜禮。
趙似下令賜北遼正副使御酒各一罈、金瓊花各一對、玉如意各一對。
去年以來,宋遼兩國可謂是如膠似漆,好得跟蜜裡調油似的。
就連遼主耶律洪基也忍不住對近臣說道:“宋國新官家,甚是明理。竭力與我大遼結好,兩國關係之睦,百年未有。甚是欣慰。”
接著是西夏正使李察哥、副使張元慶。皆戴金冠,身穿短小緋窄袍,腳蹬金蹀躞,吊敦背,叉手跪拜進賀。
去年在北遼的調解下,宋夏兩國議和成功。各自罷兵,宋國放開關禁,允許兩國往來和貿易。
看著兩人的裝扮,趙似心裡嘀咕著。去年下半年,遼國商人在西夏大肆收購糧食、牛羊、馬匹,甚至人口。使得不少金銀銅錢流入西夏。
正式議和後,關禁正式放開,茶葉、神仙醉、香水、絲綢等物品出西夏的數量驟增。
再看看他倆這身行頭,真的是不差錢了。
李察哥和張元慶行完禮,趙似照例賜下御酒、銀瓊花、玉如意等物。
高麗與李越國使節,身穿服冠如宋人無異,同依漢儀,說漢話,上前進賀。
西州回鶻國正副使都是長髯高鼻,以匹帛纏頭,散披其服。
于闐國正副使則是頭戴小金花氈笠,身穿金絲戰袍束帶,帶著妻子兒女。
喀喇汗國正副使高鼻碧眼,一身的黑。黑頭巾包著頭,黑袍子裹著身。腰上配著金絲帶。
他們進獻的禮品有玉器、波斯地毯、香料、金銀器,甚至還有六乘駱駝,氈兜織金繡銀,極盡奢華,也作為貢物。
看到這三國使節,李察哥臉上的肌肉在不停地抖動著。
這三國都在沙州以西,往年被西夏隔斷著。
想要直通宋國,不被西夏層層盤剝,必須繞道黃頭回紇柴達木盆地,再穿過西海河湟吐蕃各部的地盤,路途艱險,往來十分不暢。
現在這三國來得如此整齊,只能說明去年七月份涼州落入宋軍之手,西夏對河西甘肅沙等州失去掌控後,這幾州表面上還沒有棄夏投宋,但身體很誠實,早就與宋國暗通款曲。
而且宋人的動作很快,短短四五個月時間裡,就動員了三國使節來朝賀。
應該是三國在河西諸州的商團,利誘下換個馬甲就來了。
反正這些商人基本上都是各自國家王室權貴的親戚,勉強有資格代表他們各自國家。
李察哥可以想象,這波使節兼商團,不久後載著滿滿的宋國貨品途徑河西,返回各自國家,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河西隔絕上百年,雖然時有商團往來,但是在西夏控制下,一是重稅盤剝,二是戰事不斷,商路並不通暢。西域以及河中、波斯等國,對宋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貨品的渴望,已經積壓了上百年。
彷彿滾滾河流,被堤壩堵塞。現在堤壩被掘開,可以想象多大的洪流會沿著河西走廊奔流不息。同時它給河西諸州帶來了諸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