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趙十三又立功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這是擅開邊釁!”年紀大的文人和那位剛才慷慨激昂,怒斥趙似的年輕文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打敗仗了,叫擅開邊釁;打贏了,叫開疆擴土,不世之功。”另一位文人冷靜地說道。
屋裡又陷入到一片寂靜之中。
在白礬樓同樣看到報紙的,還有王詵、李公麟、趙佶等人。
好友蘇軾、黃庭堅即將回開封城,改任崇文館館職。雖然沒有明旨,但實際上黨錮已經解禁,他倆想商議一下,該如何接風洗塵,好好慶祝一番。
兩人盯上了趙佶,想讓他全程“贊助”。於是藉著賞聞桂香的由頭,拉著趙佶來了白礬樓。
趙佶對這種文會盛事,是最熱衷不過的。聽完後滿口答應,還主動提出,除了包下白礬樓主辦接風宴之外,還要在金明池主辦一場文會,一起誦讀研討東坡先生、豫章先生離京這些年,寫的畫的佳作。
正在其樂融融時,突然聽到報童在門外嚷了這麼一嗓子。不知是嚇的還是急的,趙佶臉色先是通紅,隨即慘白。
他的第一反應是跳著腳問道:“十三哥膽大妄為,居然敢擅啟兵事?”
李公麟跟在後面咋咋呼呼地叫道:“肯定是這樣!這可是大罪啊!矯旨欺上的大罪!”
王詵要冷靜許多,搖搖頭說道:“十三哥再膽大妄為,也不敢擅啟兵事。再說了,就算他鬼迷心竅,陝西還有章質夫,還有幾位邊路經略安撫使,不可能都跟著他一起胡鬧。肯定是請旨了。應該是以軍機密要為由,沒有公佈於世。”
太有道理了!趙佶和李公麟都冷靜下來了。
只是趙佶的臉色上還有些不甘。
不過再不甘,趙佶也暫時放下了。
你趙十三在西北立下擎天大功又如何?皇兄屁股底下的那張座位,現在歸皇宮那個還不滿月的嬰兒。
如果他能健康長大的話。
攻克邈川、宗哥兩城的訊息,讓開封城喧鬧一時,眾人都在議論紛紛。
但是城中最清楚內幕的人,可能當屬宰相章惇。
中書侍郎李清臣也清楚這點,下了朝,他就急急忙忙地跑來找章惇。
“簡王這是在幹什麼?”李清臣氣急敗壞地問道。
“開疆拓土,紹先帝遺志,全官家雄心。”章惇當即答道。
“老夫看樞密院的細報,簡王調集了熙寧、秦鳳路三萬精兵,出蘭州京玉關,沿湟水河谷西進。加上其它各處掩護策應調集的兵馬,總數在十萬左右。糧草從何出?犒賞撫卹從何出?”
聽著李清臣步步逼問,章惇顯得天高雲淡,捋著鬍鬚答道:“李相,你問的這些,簡王殿下早就想周全了。”
“張雍、王究、範思三人的走私大案,被陝西扣押的糧食有四十三萬石,足夠支應。不要說十萬兵馬,就是二十萬,三十萬,兩三月內,都不愁糧草。”
李清臣臉色微微一變,“這些糧草...”
“退還各家?這些都是通敵資敵的罪證贓物,當然是沒入國庫。官家旨意,叫陝西都轉運蔣之奇統一調撥,充為軍用。”
“那犒賞錢餉呢?那些刺配軍,開拔動兵之前,不是都要看到黃燦燦的錢餉才肯動身出力嗎?”李清臣愣了一下,繼續追問。
“簡王出面做了擔保,確保錢餉一分不少地會發到將士們手裡。沿邊五路各軍也都信,全部聽令開拔,進入到指定位置。”
“呵呵,他簡王這麼大臉面?國庫窘困,章相你又不是不知道。哪裡有那麼多錢財?到時候發不出來,簡王拿什麼安撫數十萬鼓譟鬧事的軍漢?”
見李清臣只是冷笑追問,完全聽不出自己話裡的深意,章惇忍不住輕嘆了一聲。
李邦直啊,我看你是被偏見和傲慢遮住了眼,迷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