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向太后的決斷(第2/2頁)
章節報錯
滿殿都是驚呼聲,向娘娘也忍不住動容,連忙叫近身尚宮接了過去。
小心翼翼地伸手觸控一番,口裡連聲唸佛號。
看到自詡奪得頭彩,趾高氣揚的趙俁,趙似心裡忍不住冷笑一聲。
還達摩祖師用過的念珠?俺這裡有一打佛祖用過的竹籌,你要不要?
就算是空相寺珍藏的寶物,你也不是求來的,一定是巧取豪奪來的。
你下個館子都不給錢,這麼貴重的東西怎麼可能給錢?
趙似定了定神,走上前去,中氣十足地說道:“臣呈給娘娘的壽禮,是無意間得來的,算是一段機緣。”
一位內侍上前來,雙手託著的錦盤裡放著一本薄薄的書冊。
淺黃色的薄薄紙張,一看就是很普通的夾竹紙。上面寫著一行黑不溜秋的字,字型既不端雅,又不圓潤。
這書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透著一個詞:普普通通。
“十三哥,你這是在那裡撿來的機緣啊?”趙偲笑嘻嘻地問道。
“相藍。”趙似淡淡地答了一句。
趙偲愣了一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就像是一根火把丟進乾草堆,其餘人的笑聲,嘩嘩地就全響起來了。
整個慶壽左殿,充滿了歡快的笑聲。
相藍,也就是相國寺門前,是開封城最大也最有名的集市。那裡什麼玩意都有。
下到小兒玩具,上到王羲之的《蘭亭序》,應有盡有。不過前者是城外百姓手製的,後者是城裡某書軒仿製的。
向娘娘臉色凝重,揮手叫內侍呈上前去。她翻閱了幾頁,臉色越發地凝重。雙手顫抖地微微捧起這本薄薄的書冊,彷彿有千斤重。
向娘娘的異樣,眾人的笑聲發虛發飄,不約而同地悄然消失。
“十三哥,你這是從相藍尋到的?”
“回娘娘的話,臣那日無聊,去相藍質庫裡淘貨。正好遇到一位文士,拿著這本書冊來質押。臣聽了一耳朵,說是河東名僧了因大師,用指血為墨,親筆書寫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直說到這裡,趙似還是很隨意的語氣,彷彿真的是無意間碰到的小事情。
“六十五貫錢,也不算貴。但《金剛經》的名氣臣也聽說過,了因大師的名氣,臣也聽說過,於是就掏錢贖下。請回家後,翻閱了幾遍。只是臣在佛理上實在沒有什麼慧根,讀不出什麼頓悟來。”
“正巧臨近娘娘的壽辰,臣正四處張羅壽禮。臣的娘子建言,如此佛寶,當由有緣人請奉。臣既不是有緣人,何不奉於娘娘。所以臣就借花獻佛了。”
趙似的聲音就像是編鐘敲鳴,在殿裡迴響。
向娘娘靜靜地聽著,眾人也在靜靜地聽著。
“十三哥,你翻閱過這本《金剛經》,可有感悟深刻的句子。”
向娘娘撫摸著那本《金剛經》,緩緩問道。
“回娘娘的話,這本《金剛經》五千字,臣翻來覆去讀了五遍,只記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以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
趙似的話剛落音,趙偲在旁邊噗嗤地笑出聲來。周圍也有輕微的笑聲一起響起,剛才歡快的笑聲似乎又要重現。
可是向娘娘的一席話讓這些笑聲戛然而止。
“記得這兩句,《金剛經》就沒算白讀。如此看來,十三哥是大智如愚,頗有悟性的。功德使一職,做的。”
向娘娘的話,讓慶壽左殿寂靜得彷彿空無一人。右殿女眷的聲音,清脆悠雅,隱隱約約傳過來,恍如另一個世界飄來的。
壽宴過後,向娘娘回到慶壽宮後宮,正堂桌案上擺著四件物件。
羊脂玉觀音大士像,吳道子的《四菩薩像》,達摩的念珠,了因大師的《金剛經》,是眾人送來的壽禮中最珍貴的四件。
向娘娘指了指羊脂玉觀音大士像,對身邊的尚宮道,“此物過於奢華,不符修佛清淨。明天將它送到宮中寶庫裡去。”
“是!”
“這串念珠,明天派人送回空相寺,再添上五百貫香油錢。”向娘娘又交代道。
桌子上只剩下兩件壽禮,《四菩薩像》和《金剛經》。向娘娘站立在跟前,目光在它們上面轉來轉去,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