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似剛把第三盤糕點吃進肚子,舒暢地打了個飽嗝,慶壽宮押班劉端友伺走進左偏殿,向諸位宗室作了個揖,然後大聲叫道。

眾人全部站起來,按照輩分和長幼,一一站立好。

只見一屋子的紫衫朱袍,硬翅幞頭。

不一會,向太后頭戴鳳冠,身穿大袖禮服,雙手合拱在身前,款款走進來。

“臣見過皇太后,祝娘娘千秋萬壽!”

眾人齊聲恭賀道。

向太后一臉喜色,伸出右手,微微一抬。

“免禮都坐吧。”

她在尚宮攙扶下,坐到上首,掃了一眼滿殿的人物。

有老有少,眉眼間都能看到相似之處。都是宗室子弟,論起來都是叔伯兄弟。

宗室子孫興盛,可惜中間沒有一個是自己所生啊。

有團陰霾在向太后的心裡一閃而過。

她笑容滿面地說道:“今天為了老身,驚動了這麼多哥兒。剛才在右殿,老身已經受了公主郡主們和諸位夫人的賀壽。看到你們安康如意,人丁興旺,老身也深感欣慰啊。”

說了幾句客套話,該是晚輩們奉上壽禮的時候了。

身為官家最年長的弟弟,趙佖在內侍的攙扶下,來到偏殿中間,恭聲道:“臣聞娘娘禮敬佛門,特意尋得一塊羊脂白玉,請山東名匠施一手,雕得一尊觀音大士,孝敬給娘娘。”

兩位內侍端著一尊玉像上前來。

此像有一歲孩童那麼高。白衣觀音,面帶慈悲,左手持青柳淨瓶,右手捏了個拈花說法訣。

衣帶飄飄,栩栩如生。

眾人發出低低的驚歎聲。

光是這麼大一塊純淨無暇的羊脂白玉,就已經價值不菲。還請了天下聞名的能工巧匠,雕得如此生動的觀音像,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向太后臉帶微笑,含頜點點頭。

“九哥一片孝心,老身心領了。”

趙佖作了一揖,緩緩退下。他的臉上有高興,也藏著些許失落。

趙佶昂著頭,甩著兩隻大袖,如同乘御清風,上前作揖。

“臣原本想為娘娘做一幅佛畫以做壽禮。只恨修為太低,慧根太淺,不敢落筆。於是就尋了吳道子的《四菩薩像》,以做壽禮。”

他的聲音很好聽,話語間帶著某種韻味。

彷彿清晨的撫琴,夜間的鳴鐘。

趙佶話剛落音,內侍緩緩開啟畫卷,現出了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

眾人忍不住發出陣陣驚歎,如同鳥群被驚飛的聲音。

筆跡磊落,細畫稠密,果真是六法俱全、永珍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

真是一件無價之寶。

向太后臉色一喜,揮手道:“呈上來。”

她湊到畫卷前,仔細看了一會,雙手合掌,虔誠地默唸了四位菩薩法號,然後吩咐道:“請到後殿去。”

滿臉歡喜地對趙佶道:“十一哥,你有心了。”

“娘娘繆讚了。能為娘娘盡份孝心,是臣求之不得的事。”

說罷,趙佶得意洋洋地環顧一圈,像一隻開屏的孔雀,踱回到坐席上。

眾人把目光都轉到趙俁和趙似身上。

趙俁微微彎著腰走上前,朗聲道:“臣在陝州空相寺,誠心求得一副念珠。”

一位內侍託著一張錦盤走上前來,上面擺著一圈念珠,顆顆拇指大小,呈不規則圓形,黝黑髮光。

“據聞這是禪宗達摩祖師隨身之物。他在東渡中土之前,於佛祖坐悟的菩提樹上,採得九枚金剛菩提子,串成念珠。上面不僅有佛祖慧光,更帶著達摩祖師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