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星堂文化的升級(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富裕是相對之前的狀況,真要算起來,這筆錢對於一個公司的運營來講,還是有些捉襟見肘,正是因為捉襟見肘,徐清才不會拿這筆錢去刷一些無用的票。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擴充團隊。
現在星堂文化,除了四個藝人,剩下的就是袁葫葫和徐清這兩個幕後工作人員。
兩個幕後,如果僅僅是服務於四個撲街糊咖主播那勉勉強強還能過得去,因為很多事情她們自己都能搞定。
但現在,星堂文化馬上要迎來的是三個五線藝人和一個四線藝人。
甭管五線四線不算什麼大咖,那也是正經藝人,正經藝人的商業運作兩個人自然是搞不定的。
有很多細分的工作需要人去處理。
所以,在徐清教胡馨演戲的這段時間,袁葫葫兼任了星堂文化人事總監的位置,開始招兵買馬。
截止目前,星堂文化多出了兩部分的員工,一部分是服務於藝人的幕後團隊,攝影攝像、音效燈光、後期處理以及宣發運營共5人,這部分的人員,每個月的薪水開支不到7萬,這在業內算是很便宜的了,袁葫葫找的全是剛畢業沒兩年的菜鳥萌新。
原本袁葫葫還準備找個專門的造型妝發師,但這個崗位,優秀的公司負擔不起,差勁的還不如藝人自己來。
所以最後這個崗位還是空著的。
而除了藝人的幕後團隊,公司的運營團隊也招募了2個,主要就是找了財務人員,以前公司的財務早就溜了,後面因為公司沒有什麼太大的收入,財務問題交給了代運營公司處理,現在公司收入可見的多了,還是需要專門的財務人員來處理收支包括稅務的事情。
尤其是稅務,徐清見證過太多藝人在這裡栽了,在徐清看來,藝人已經賺的夠多了,可千萬不能因為貪心不足栽在這裡,別的公司他不管,自己的公司一定要足量準時的把稅給交了。
徐清的這個理念,導致財務在面試的時候還愣了一下,因為這個財務在面試的時候,準備了很多避稅的手段,剛想跟徐清展示一下,就被徐清否了,說自己的公司不避稅,這讓財務人員新奇了很久。
可以說,經過了創團,星堂文化從一個寒酸的草臺班子,變成了一個不那麼寒酸的草臺班子了。
目前其他藝人還在參加節目,所以星堂文化需要服務的藝人就一個,那就是胡馨。
胡馨參加創團後,雖然第一輪就淘汰了,但靠著最後一波給林蕎讓位置著實拉了不少好感。
趁著這個好感還沒消退,徐清覺得也該營業起來了,剛好也試試自己新招的幕後團隊的工作能力。
於是,胡馨的個人D站賬號和抖手的賬號開設,當然,維博這種傳統平臺也是沒有放過的。
既然入駐了,肯定要有所表示,三個不同版本的入駐影片早早的就錄製好了釋出了出去。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維博那邊的反響很平淡,而D站和抖手的反響就熱烈的多。
針對這種情況,在徐清有意的主持下,幕後團隊開啟了第一次運營分析會,最後分析出的原因很簡單,目前D站和抖手相比維博,並不太受明星藝人的重視,所以,現在入駐抖手和D站剛好激起了這兩個平臺使用者的新鮮感,等過兩年這種紅利可就沒有了。
於是,幕後團隊決定把更多的宣發資源傾斜到D站和抖手當中去,他們認為D站和抖手未來會成為新的流量陣地。
開會期間,徐清為了試試這支團隊的敏銳性,基本上很少發表看法,還好,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對於現今網際網路的平臺認知度比那些老公關看的更實際更激進一些。
他們說的觀點徐清基本上都認同,因為在地球上,他見證過這些平臺的發展歷程。
短影片平臺是一定能發展起來的,再過兩年,抖手這個短影片平臺徹底成為一個巨大流量池的時候,像胡馨這種小藝人入駐真的就沒什麼紅利了,現在趁著大明星還沒進來,趕緊進來混粉絲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說,星堂文化現在一切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而此刻的徐清,也覺得可以正式安排胡馨往影視界試試水了。
於是,躺在徐清揹包裡十幾天的初級影視機遇卡終於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