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個凌家灘遺址,還有更加讓他們驚奇的東西在等著他們?

只見螢幕上是出現了一張圖片。

是一條C字型的玉器。

王專家和陳老兩人是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這大名鼎鼎的華夏第一玉龍,怎麼能夠是不知道。

一些眼尖和見多識廣的觀眾也是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這不是紅山文化的玉龍嗎?”

“就是那個被稱為是華夏第一玉龍的那個?”

“這玉龍不是凌家灘遺址的東西吧。”

“看起來是墨綠色的,一點都不像是凌家灘遺址那種灰白色的玉器。”

這個紅山的玉龍,是很早就聞名全國了。

因為華夏第一玉龍的名號是響噹噹的。

“你們看到了這個紅山文化的玉龍。”

“再看看這個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龍。”

“你們看看是有什麼不同。”葉真是沒有說什麼,只是讓大家看看兩個玉龍有什麼不同。

凌家灘遺址理所當然的也是出土了玉龍。

不過整體上是呈現白灰色的。

和紅山文化的墨綠色的玉龍,材質上是不一樣。

不過凌家灘遺址的玉龍,明顯是更粗一點。

龍首吻部凸出,頭頂伸出兩角。

耳、嘴、鼻、眼以陰線刻出。

龍身外緣刻一週斜線,象徵龍鱗。

觀眾看了看這兩個玉龍,一下子就沒有發現什麼不同。

“除了顏色之外,好像沒有什麼巨大的區別。”

“都是彎折起來的樣子,兩個花紋不一樣?”

“我就沒有看出有什麼不同了。”

“好像凌家灘遺址的玉龍更加的精美?”

王專家和陳老兩人都不知道葉真是要做什麼。

他們看著這兩個玉龍也沒有什麼區別。

在看科普的李牧所長是開始解說。

“紅山文化和凌家灘遺址。”

“都是屬於我們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兩者同屬新石器時代,都是大約五千多年前。”

“非要論時間段的話,凌家灘遺址還要比紅山文化早上幾百年。”

這時候李慧穎就奇怪了,“那為什麼紅山文化的玉龍是華夏第一玉龍啊?”

“不應該是凌家灘遺址的那個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