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常用。”

然後螢幕上面,又出現了一些的隊標圖案。

無一例外,都是一隻白頭鷹展開翅膀的樣子。

只要是在網上搜尋白頭鷹標誌,就能夠發現很多類似的。

從形態和外貌來看,就是和凌家灘遺址這個玉鷹的形態動作一模一樣。

“米國的白頭鷹國徽,蘇聯的雙頭鷹國徽、徳國的神羅之鷹國徽。”

“還有一些阿聯酋、埃及等一些外國的國家,都是這樣的鷹形象。”

看了葉真舉例出來的圖片之後。

大家才恍然大悟,怪不是有著一絲熟悉的感覺。

最出名的就是米國和徳國的一個鷹圖示了。

是全世界的人都曾經熟悉的。

這樣答案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沒想到華夏一個五千多年前的遺址。

居然是出土了一個外國最為常用的鷹圖騰標誌?

“這種展開翅膀的飛鷹圖示,在外國是非常常見的。”

“而在我國的歷史上是非常稀少的。”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種圖案的最早來源,就是凌家灘遺址這裡。”

就連一些外國人都未曾想過。

他們很經常使用的一個鷹圖示,歷史淵源竟然是來自於華夏一個五千多年前的遺址?

和殷商的玄鳥圖騰相比。

外國這些白頭鷹的圖示,更像凌家灘遺址的玉鷹。

李慧穎都傻眼了,怪不得這玄鳥圖騰不是來源於凌家灘遺址的玉鷹。

“傳承竟然是在外國?”李慧穎默默的說了一句。

李牧所長也沉默了,這方面知識的東西。

就連他都不知道,已經不是考古領域的範圍裡面了。

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超出了他的知識範疇了。

畢竟沒事誰會去研究外國的一些圖案和隊標之類的東西。

也沒有人想到,會和五千多年前的凌家灘遺址出土的文物有關。

葉真淡淡的說道:“可能這就是文化輸出吧。”

“在很多年前的時候,這個玉鷹不知道為什麼就流傳到了外國。”

“然後被外國的人一直是沿用到現在。”

“最簡單就是米國的國徽了,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們應該沒有想到,他們最引以為豪的國徽。”

“來源竟然是我們華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