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名之密(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就是這些適合者仍就需要在艱難而漫長的的修行過後,還是隻能在一代人中僅留下一人脫穎而出。
但這仍然不夠,因為神明的權柄是如此沉重,想要代神行權,就需要更加強大的靈魂。
誓約之劍的意義就在於此。
它在這個過程中就像是一把祭刀,在將所有受選者的靈魂向授權者引導的同時,也是授權者對這些靈魂進行挑選、拔擢的器具。
它會將失敗者的靈魂削弱,然後將成功者的靈魂增強。
而也唯有經歷過這種養蠱一樣的內部吞噬,最終剩下的那個靈魂,才能真正成為帝皇對亞空間最鋒利的劍刃。
加爾文明白了,他全明白了。
唯心力量主導的世界規則就是這樣神奇,所謂真名之密在加爾文了解其本質的瞬間,就完全向他展開。
巨量的資訊瘋狂的向他的腦中灌注,而往日裡費盡心思也不能解譯的銘文,在他了解了其中本質的瞬間,就都在他眼裡化作能理解的文字構成。
一個個曾經令加爾文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銘文,就在這個瞬間化作一紛紛鐫刻著各種條約的授權協議。
而這份協議中屬於被授權人的那部分,又寫明瞭被授權的靈魂從誕生到死亡的無數細節的溯源說明。
審判庭的資料記載中,那些明被滅殺卻又再度復活的惡魔,從此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灰騎士戰團中那些承載了真名的帝皇之刃,所擁有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威能和傳奇一般的戰績,也就都從神話變成了現實。
這是信仰的戰爭,這是神明之間的博弈。
真名啊……其本質就是一種交易,而其在現實宇宙中的彰顯,則是一種有預謀的偷竊。
它是諸神藉助惡魔作為觸手,對現實規則的一種僭越。
它也是這些註定無法抵達現實的神明,在以惡魔宿體作為跳板對現實宇宙進行的干預與侵蝕。
但它偏偏和“合法”的存在,因為現實宇宙並不是人,不能也不會主動去獲取“它”的資訊。
除非有來自現實的生靈掌握這個“真相”,那麼按照規則實體宇宙才能“發現”它,並遏制這種近乎於明目張膽的“越界行為”。
這大概就是惡魔們畏懼真名洩露的原因吧,加爾文如是想道。
因為真名一旦洩露,就意味著它與諸神之間簽署的契約被截獲,其本質所擁有的力量和缺陷就會被人所掌握,其在現實宇宙中擁有的力量就會被反制。
而這也是老一代的灰騎士的桎梏所在,他們必須在成為灰騎士之前經歷一次人格的重組,才能保證在進入亞空間以後,不被同樣的手段追溯他們的真名。
那麼問題來了。
想清楚真名背後原理的加爾文頗為興奮,他止不住的發散著自己的思維去向更加龐大的背景去延伸:
那麼什麼才是這個宇宙的本質?實體宇宙與亞空間之間,又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但理智卻在告訴他,現在掌握的資訊還是太少,根本不足以做如此深入的推演。
而且貿然去探索這種涉及諸神根源的秘密,對現在的他來說也是一種極為危險的行為。
那麼退而求其次呢?加爾文將注意力轉移到眼前的事項中來。
帝皇的境況並不理想,他是知道的。
神性權柄的凝聚,也許確實在增強著帝皇在超凡領域的力量。
但作為代價,祂所能賦予的“真名之力”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向著復仇的概念傾斜。
這點毋庸置疑,僅僅從灰騎士們所獲得的真名就能知曉。
往上追溯到33千年的時代,加爾文還能從資料記載的灰騎士淨化者的某些傳奇事蹟中推斷,他們還有得到“救贖”類的權柄的案例;
而就最近的兩千年算起,歷代的淨化者得到的卻都如眼前這位一樣,得到的皆是以“復仇”為核心的力量。
那加爾文自己呢?
直到將目光轉向自身,加爾文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他其實比帝皇更適合這種力量贈與的模式!
他沒有帝皇困坐與黃金王座的桎梏,也不需要透過誓約之劍來做中間的樞紐。
他也同樣擁有概念之力!
並且自己神性靈魂的對概念的掌握在不輸帝皇的同時,他特殊性來歷更是讓他天然俯視著這個宇宙中的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