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額外的底牌,許世忠的阻攔計劃說不得就要以失敗告終了。雖說也的確殺傷了不少官軍給他們製造了麻煩,但並不會取得什麼決定性的戰果。萬幸的是,他的手上的確還有一張牌。

這是陳武從夏陽穀加急調回來的。

足足六十人的馬隊!

為了不讓一聯隊的官軍發現,這支寧安率領的馬隊特意多走了十幾裡,抄小路繞開了官軍。拿到這張底牌後,許世忠將它安排到了裝載糧草輜重的大車隊裡。如果隆山府的城防營不出來,許世忠就準備用它在最後關頭襲擊一聯隊的官軍,一舉奠定勝局。

但現在麼,正好用這張牌來攔截出城接應的城防營!

一支六十人的馬隊說多不多。但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卻足以改變戰局。

得到了許世忠的命令,他們在最恰當的時候加入了戰場。出現在隆山城防營官的軍面前。

馬蹄掀起的煙塵,還有地面輕微的震動,老遠就引起了莫倫的注意。

看到這支預料之外的馬隊,他的臉色變了。

由於賊人馬隊數量不算多,莫倫如何立即命令隊伍保持陣列迅速後退,是有機會安然撤離的。畢竟己方的城牆上有投石機和床弩,賊人馬隊不敢追的太近。但這樣的話。勢必等於放棄了唯一的援軍。

兩難的選擇擺在了莫倫面前。

並沒有太多時間給他考慮,看著迅速接近的賊軍馬隊。他猶豫幾秒,咬牙決定死守。

賊人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出不錯的步兵,但騎兵卻沒那麼容易速成reads(;。面對這些只能稱作馬隊的敵人,莫倫覺得以手上的兵力。應該能堅持一段時間。

如果天色完全黑來之前,被圍的官軍還不能衝出,他就放棄!

巧的是,在莫倫做出這個艱難決定時,一聯隊的聯隊長也達了一個痛苦的命令——徹底放棄後面半段被包圍的官軍。

說起來,這個決定還是受這六十人的馬隊影響。

看到賊人手中還藏了一手馬隊,並且攔住了接應的隆山城防營,莫倫就知道擺在自己面前的生路只剩了最後一線。若是等隆山的城防營退走,賊人馬隊回援。自己將會徹底失去機會。縱然四面楚歌跟賊人拼個兩敗俱傷,實際上也是輸了。

賊人的主力都在夏陽穀,能用留守的這些兵力換掉官軍一個聯隊。他們絕對很樂意。

與其落到那個結果,不如壯士斷腕!

他召集了倉促間的所有兵力,徹底放棄了跟善友會護法佛兵的糾纏,動用最後一點餘力朝太平營發出了衝擊。

連番的戰鬥,讓官軍幾乎人人帶傷。就連聯隊長自己,身上的鎖子甲都已經多了五六處劍痕。體力更是完全枯竭,連抬腿都困難無比。但求生的意志。終究還是讓他們爆發出了迴光返照般的力量,在對面太平營義軍不甘心的表情中,強行鑿出了一個缺口。

正前方,空蕩一片!

已經沒有了賊軍的佇列。

看到終於殺出一條血路,這些精疲力盡的官軍大喜過望,不等太平營計程車兵重新堵上缺口,爭先恐後的朝接應的隆山城防營趕了過去。

見狀,許世忠不由略帶遺憾的嘆了口氣。

他已經把一切做的很好了,但義軍終究成立的時間太短。哪怕是最精銳的太平營,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若是能再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或者手上能多一個太平營大隊,這一戰的結局將會完全不同。

想要全殲這個聯隊的官軍,已經是不可能了。

但是,許世忠也沒打算放跑太多。

在能指揮的都做了後,他也召集了身邊的護衛受傷退來的義勇營士兵,以及少數還敢拼一拼的新兵營潰兵,像向華一樣親自帶隊朝缺口處殺了過來。與此同時,許世忠還派了騎手聯絡上了寧安的馬隊,讓他們放棄攔截,回主戰場這邊增援。

幾乎在善友會的護法佛兵,將官軍後半段的三百餘名官軍攔腰封死的同時,許世忠也帶人將被打穿的缺口重新堵住。剩的官軍儘管還在垂死掙扎,但在寧安的馬隊趕回來後,一切已經無法挽回。

近九百人的武安第二警備旅團第一聯隊,最終只有區區一百多人跟隨聯隊長殺了出來。

儘管內心十分不甘,但先前的戰鬥還在眼前,逼得聯隊長不得不承認這些賊軍的戰力。跟莫倫帶領的隆山城防營匯合後,兩人回頭看了看已經被嚴密合圍的賊軍戰陣,頹然嘆氣,放棄了繼續救援的想法,迅速朝城退回。

這個舉動,意味著許世忠親自指揮的狙擊戰,取得了一個說不上完美,但卻同樣夠輝煌的勝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