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善友會的奇兵突入,官軍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預料到。

一聯隊的聯隊長,認定賊軍已經把壓箱底的力量也派了出來,這才不留後手的調動了全部預備隊,企圖集中全力突破包圍。向華的兩百護法佛兵恰好在次時殺出,已經沒有更多兵力的官軍只能被動的抵擋,但除此外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

因為不需要指揮全域性,向華身披鎖子甲手提大刀,親自殺到了最前面reads(;。

加入義軍後,許世忠曾經跟公認最強的典勇交過手。單論個人戰力,他自認遠不如典勇。眼前這向華,雖然看上去比典勇差了些,但也絲毫不遜色於普通的帝國大將了。敢於擋在他面前的官軍士兵,最多也就撐個三五招,隨後就會被雪亮的刀光斃命。

被溫熱的鮮血濺到臉上,向華愣是連眼都不眨,隨手一抹,毫不停留的繼續帶隊往裡殺。滿臉滿身的鮮血,還有那無形的煞氣,讓他看上去宛若一個殺神,跟他敵對的官軍士卒無不心驚膽寒。

有他充作先鋒,善友會的護法佛兵正在緩慢而堅定的往裡突入。

“聯隊長,快帶隊回援吧!”

旁邊的親衛知道,若是繼續這麼放任不管,頃刻後官軍的隊伍就會被攔腰分割成兩部分。到那時,自己這半部分會怎樣先不說,另外那幾百名官軍必然完了。他們的場只會有一個。就會被包圍全殲。

然而,聯隊長也是有苦說不出。

親兵都能懂的局勢,他如何不知。可眼這情況。官軍已然是強弩之末。就算強行甩開面前敵人,掉頭殺回去,面對新加入的兩百賊軍也未必能打得過。何況,這樣一來一回勢必要拖上不少時間,賊人說不定能趁機做出調整,調來更多的流民。

一個搞不好,這八百多官軍是可能被全滅的!

就連夏陽穀那樣的伏擊都幸運的逃脫了。結果卻在隆山城外一步之遙的地方,被連主力都不是的賊軍消滅。他如何肯甘心?

不能回頭!

聯隊長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跟賊軍賭一把。看到底是賊人搶在他之前完成分割包圍,還是自己率先衝破正面太平營大隊的阻攔,衝進隆山城!

或許是帝國的氣運庇佑。隆山城內的守軍在這個時候也有了動作。

先前隆山的守軍之所以緊閉城門,死守待援,是因為他們很清楚帝國官軍的實力。既然武安大軍一到,叛亂立即可以平定,他們自然犯不著冒險。但城外正在進行的戰鬥,讓守城的官軍坐不住了。

從賊人可以肆無忌憚的調兵圍剿這個聯隊的官軍就能看出,武安來的援軍的確在夏陽穀吃了大虧,以至於只逃脫了這一個聯隊。而現在,就連這僅有的援軍也陷入了包圍。

這已經是太平郡內僅有的能夠平叛的力量了。

如果真的坐視不管。放任他們被賊人消滅,隆山府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會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被攻破只是遲早問題。

相反。若是能把這一個聯隊的官軍救出來,接應他們進城……

在賊軍的主力未歸,剩的力量又全部用在攔截武安官軍的情況,出城接應的風險有,但並不高。一旦成功,巨大的收益甚至足以扭轉必敗的局面。

現在是大陸歷671年。這時候的帝國官府還沒到五斗米道起義後那麼臃腫無能。在聯隊長莫倫提議,張啟升沉默了足足半分鐘。最後艱難點了頭。

他決定冒險賭了!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這批接應的官軍被留,隆山城提前幾天被破罷了reads(;。

對一個已經結束了政治前途的官員來說,張啟升很多事都已經不在乎。

軍情緊急,並沒有耽擱多少時間,莫倫很快召集了三百官軍,這幾乎是隆山府剩城防營士兵的總和了。在城頭的防禦暫時讓民團接手後,莫倫帶著這些面帶悲壯之色的城防營士兵,來到了西城門之前。

這是唯一沒被流民大軍包圍的城牆。

片刻之後,鐵閘門被升起,大門緩緩開啟,護城河的吊橋也被放。三百名官軍迅速衝出城,朝還在激戰中的戰場趕去。

這時,一聯隊的官軍其實還沒發現有人來接應了,最先發現的是義軍。

許世忠雖然不認為隆山官軍敢出城,但還是周密的安排了人緊盯城頭上的動靜。先前城防營集結民團接手換防的時候,義軍士兵就已經發現了異動。現在看到城門放吊橋開啟,許世忠便再沒懷疑。

守城的城防營居然還真敢出來接應!

這份膽氣,讓他多少有點刮目相看。

不得不說,這幾百城防營也的確把握了一個極好的機會。義軍這邊就算發現他們的動作,一時間也沒有足夠力量阻攔了。

關鍵時刻,那些流民是指望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