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境內的十數支義軍組成了聯軍,攻破禹州境內大城瓏北城,瓏北是禹州境內大城之一,義軍再次攻破瓏北城,陣斬朝廷大將尚晏,隨後開倉賑濟饑民,奠定了中原地區起義軍勝利的基礎。

天下動盪,神都危機,整個宣和三年,尤其是下半年,乾元全境都陷入戰火之中。

萬里疆域全是烽火繚繞的起義軍,其中已經分不清有多少是起義軍,還有多少原先是“官家人”,見起義軍勢大,轉而脫掉官皮,轉為了起義軍。

比起前幾年的萬平軍,這一次的全境起義,更是難以剿滅。

乾元朝內人心浮動,剿匪剿匪,剿匪的人都沒了,還拿什麼剿匪?

宣和四年,起義軍的數量還在急劇增加。

除了農民起義軍,還有一些兵變的隊伍。

朝廷無力剿匪,神都又被陶明文這一大賊寇圍困,很多地方都被切斷了聯絡,一些將士拿不到糧餉,在調防和轉戰的過程中,直接發動了兵變,也加入了義軍隊伍。

這一變化,使得整個乾元王朝加速了崩壞。

此時,遠在北方的曹肅,也一直未能與朝廷取得聯絡。

整個朝廷,皇帝、太后、右相、太尉、大將軍.......眾多複雜的勢力湊集在了一起,很難有明確的指令給到他,而他便一直按兵不動。

只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一直操練精兵,同時發展農桑商貿,持續不斷的擴建幽州府。

幽州府外的新城規劃面積更是超過十萬畝,相當於再造一個前世的古長安。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海量的數字。

不過曹肅正好可以藉此來吸納來自南方的源源不斷流民,整個幽州府的人口數量,每時每刻都在瘋漲,從宣和元年的不到二十萬人,如今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並且仍然在急劇增加。

曹肅預估最後的人口數量可能超過百萬之巨。

集聚的人口給幽州府帶來了商業的繁榮,加之曹肅建立的自貿區影響,幽州府正逐漸成為北方最有活力的商業都城。

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其他地方越是水生火熱,幽州府就越是熱火朝天的發展,且發展速度隨著其他地方的持續動盪而不斷加快,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子。

等到了宣和五年的時候,幽州府人口數量突破了八十萬。

此時,神都依靠著“城高牆厚”加上深厚的底蘊,終於是在神都城外逼退了陶明文大軍。

與其說是逼退,倒不如說是“議和”。

神都承認陶明文在西州地區的合法活動,陶明文則感覺打不下神都後,便率領著自己的十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又離開了神都地界。

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神都,和風雨飄搖的江山。

宣和五年春。

就在所有人以為神都將迎來短暫安寧的時候。

神都出事了........

北方,幽州府。

鎮北將軍府是幽州府最大氣的建築。

府門雖然時常開啟,但卻無人敢輕易靠近。

這將軍府外,一直都有著氣力雄壯的將士把守,目光掃蕩之際,尋常江湖人都難免會心神搖曳。

仔細探查過後就會發現,將軍府鎮守的普通將士,竟然也是力境水平。

將軍府的普通將士不普通。

乃是曹肅麾下最精銳的虎豹騎衛擔任。

寬闊足以令十馬同行的官道上,一騎從遠處處飛奔而來。

這騎兵的腰間掛著一面旗幟,手中持有一枚金色的令牌,縱馬在長街上疾馳,很快便來到了將軍府的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