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東平城。

東平城下,賊軍數量增添至兩萬人。

兩萬人,還只是李行錫的先鋒軍,浩浩蕩蕩,在城樓之下襬開陣勢。

東平城中,一種恐慌的情緒在逐漸蔓延。

“不要急,曹將軍大軍昨日已經進入城中駐防了!”

“敵軍雖多,但我軍精銳,此戰我軍必勝!”

李牛找來了幾個武將,跑去城裡宣傳訊息,試圖扭轉輿論。

但只要有人走到城頭上,望見東邊密密麻麻的賊軍,多少還是有些心中發憷。

而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才知道,昨日曹肅來到東平城後沒多久就又出城了,如今城中,並沒有曹肅大軍存在,依舊只是李牛的三千精兵加上原本的兩千府軍組成的城防軍。

這就是全部了,五千軍士,按照曹肅的要求,必須要在東平城阻擋李行錫三日以上。

三日時間,說起來不長,可往外東城牆外一看,到處都是敵軍,根本沒多少的信心。

只不過李牛治軍嚴謹,加上曹軍軍紀森嚴,無人敢有不服。

李牛一夜沒睡,一大早就來到了東平城的東城牆段。

兩萬餘的大軍抵達後,東城牆段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氣血之力,而敵軍暫時還沒有要攻城的意思。

其麾下一名百夫長向他彙報:“自五更天起,敵軍就一直在生火做飯,而遠方仍然還有大量的敵軍抵達,將軍看那邊,那是敵軍的攻城器械。”

攻城器械現場搭建,李行錫縱橫兩州,麾下大軍已經脫離了一般“農民起義軍”的範疇。

尤其是屬於大軍精銳的先鋒軍,更是身著鐵甲,軍中亦有攻城專業人士來輔左大軍建造攻城器械。

像曹肅軍中,就很缺乏這方面的人才。

他的大軍,基本上都以野戰為主,攻城器械專精的人才比較少。

當然,以平北軍的戰力,天下也少有能夠在野戰中勝過的。

而一旦野戰敗了,死守城池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李牛視力很好,一眼就看到了李行錫大軍後方,一個圓木打造的巨大攻城塔正在搭建中。

而東平城卻缺乏守城器械,除了一些近距離的弩炮外,就沒有能夠造成實質殺傷的守城武器了,這讓守城難度又加大了幾分。

他神色憂慮,默然的望著東南方,不知道將軍現在走到哪裡了........

李行錫坐鎮中軍,今日從錦城出發。

剛剛抵達漠江,就有探馬來報。

“稟報將軍,昨夜探馬訊息。”

探馬將訊息掛在了馬背上,飛奔到了李行錫的中軍中,隨後將訊息傳給了李行錫。

李行錫雖然只是普通的農家子弟,但自萬平軍起義後,他就開始在幽州遼州兩地縱橫,也歷經了數年時光,如今算是幽州遼州兩地最大的一股勢力。

麾下戰將濟濟,上品武夫、結丹期修士也有輔助他的。

而在結丹期修士翁肖的幫助之下,李行錫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情報系統。

探馬將各類訊息傳遞到他的耳中,方便他作出最正確的抉擇。

“翁公,你怎麼看?”

李行錫把訊息給到邊上的中年文士,文士拿過訊息一看,發現上面說的是“昨夜曹肅大軍抵達東平城,東平城守軍增加”一事。

翁肖目光微微一縮:“這曹肅來的好快。”

李行錫笑了:“曹肅麾下多為精銳騎兵,昔年曾率領數萬鐵騎縱橫西州,還擊敗了破界妖王,若是不朝廷鬥爭,曹肅怎麼也不會來到幽州。”

“騎兵一多,他麾下大軍的機動力就強,能夠得到訊息之後迅速馳援東平城,我一點也不意外。”

李行錫是希望曹肅在東平城和他耗上的,只要曹肅大軍的騎兵機動性發揮不出來,那他就可以層層推進。

這也是為什麼李行錫故意在漠江弄出點動靜,惹得幽州先神經緊張起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