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踴躍支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雖然信仰儒學,但是卻也更希望,有人能夠實現天下大同,而不是那種動盪混亂的社會。
當然,他也希望將楚行治理土地的辦法,偷偷的學一些,然後送到朝廷哪裡去。
因為他覺得,楚行的辦法雖然好,但是那是小仁,只有讓天下都過上平
山墩一般的日子,那才是大仁。
所以在所有人都忙著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吳甡一直默默的注視著平山墩。
他希望以自己的見解,去了解平山墩,然後總結出經驗,獻給崇禎。
此時,吳甡的一個弟子,看見大量的百姓,懷裡拿著錢或者銀票,排著隊去官府門口。
那文士上前問道:「你們是去繳納賦稅嗎?」
那百姓一邊兒走,一邊兒說道:「這位公子,說的是什麼胡話,這又不是收稅的日子,繳納什麼賦稅?而且,咱們榆林是新城,今年是免稅的,聽說明年也只需要繳納六成賦稅。」
「那你們拿著錢和銀票來這裡做什麼?」書生更加震驚了。
那百姓笑著說道:「這位公子怕是新來的吧,入了黃冊沒有?」
那書生一看,沒想到這老百姓還挺謹慎,一問他入了黃冊沒有,自己這邊兒一停頓,立刻有十幾個百姓虎視眈眈的圍了過來。
嚇了那書生一跳,趕忙從懷裡掏出路引和憑證,遞了過去道:「在下是吳甡先生的弟子,來榆林遊學的。」
「哦哦,原來是吳大人的弟子,那吳大人我記得,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確實挺善良的一位大人。」那百姓笑道,隨即揮揮手道:「是好官的弟子,來咱們榆林遊學的,大家不必緊張。」
那書生一臉的尷尬之色,若不是要問事情,此時他已經跟這百姓打起來了。
那百姓卻不管他們這些書生心裡怎麼想,開口說道:「今年將軍外出救回來不少百姓,肯定錢不夠用了,這不要跟我們借錢麼,聽說是以作坊的利潤做抵押,咱們都來支援一下。」
「你們不怕楚行賴賬嗎?他就是個將軍!」書生一臉驚訝道。
要知道,這些普通百姓,一年下來,才能攢多少錢。
這看他手下拿著好幾兩,怕是一大家子的積蓄。
「一看你就不適合讀書,一點心眼都沒有,」那百姓反問道:「若是將軍沒有錢,拿什麼養軍隊,拿什麼發展城市?將軍只是借錢,又不是不還,你們夫子不給你講道理嗎?將軍取之於民,是用之於民,這是雙贏的好事啊!」
原來楚行的農會也好,工會也罷,都有開啟民治的作用,大家經常在工作之餘,是要一起聽戲,聽書,進行學習的。
書生大驚,他倒不是不知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
這大道理,他自從讀書的時候就學過,可是他跟先生學習的時候,先生告訴他,書上的道理跟現實世界並不是完全互通的。
為何這個道理,到了榆林又行了?
書生帶著一肚子的疑惑,去見吳甡,並將對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吳甡。
吳甡聽完,也只是一聲長嘆,沒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