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救他們的支出很龐大,首先便是沒有邊際的建設費用,平山墩一脈雖然有極其發達的手工業和輕工業,各地的商人源源不斷的進入,但是在楚行的命令下,整個平山墩治下的每一座城池,都按照他們的特色,進行著大建設,大墾荒,此外還要安置流民,這花費的錢糧本身就是個天文數字。

其次,便是軍費的開支,眾所周圍,平山墩的兵馬精銳過於天下,但是為什麼精銳卻沒有想過?因為救民軍真的太捨得花錢了,每日的飯菜,將士們的武器鎧甲,訓練費用都是個天文數字。第三,便是賑災,除了最早加入救民軍的隊伍,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是一張張的尋盆大口,他們就算是開墾了土地,短時間內也難以自給自足,李巖要將財政收入,從富裕的城市,轉移到貧困的城池中去,養活更多的人口。

此外,還有研發上開支,教育上的開支,與各級官員打點上的開支。

可以說,平山墩的財政體系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

會崩潰,如今楚行卻說要增加戰兵,這讓李巖如何不憂慮。

見楚行不為所動,李巖無奈道:「將軍,你要明白,我們目前的情況是,我們的人馬全面鋪開,紅鹽池、板升城、榆林、綏德對此建設,都是天文數字一般的開銷,我們不能因為盲目擴充兵馬,就導致這些建設停歇,我們沒有那麼多錢財支援的。」

楚行問道:「大中型世家不可以適當的放放血嗎?」

李巖搖搖頭道:「將軍,世家也是您的子民,之前遷徙到板升城就已經讓他們傷筋動骨了,如果再強迫他們毀家紓難,怕是會留下一個不仁的名號,將來我們走出陝西,怕是要與全世界的世家、富豪為敵,這是不可取的。」

楚行思索了再三之後,有些猶豫道:「我們是否可以用我們平山墩各家企業的名義,進行擔保,跟老百姓、世家、商人借錢呢?」

「用我們的金窩窩跟他們擔保,借錢?」這倒是個新鮮事物,牛金星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李巖同樣也搞不懂。

因為他們一直延續著朝廷治理地方的思路,哪裡缺錢了,就調整一下賦稅,實在是缺錢缺的厲害,就開始搞搞專營,比如鹽鐵只允許官府經營。

至於跟老百姓借錢,這種事情,他們還真的沒操作過、聽說過。

「是這麼個思路,咱們手下的皮革廠、肥皂廠、奶廠、玻璃廠、呢絨廠,都是盈利頗豐的企業,我們拿未來的收益作為擔保,跟大傢伙借錢,我想是可以試一試的。」

李巖思索了再三,想想這些假作坊的盈利,緩緩的點點頭,「也只能如此試試了。」

半個月之後,平山墩治下的各個下去的官吏開始積極行動,女會,工會也開始紛紛配合。

理由是,連年大災,雖然平山墩治下受災比較輕,但是建設城池,遷徙百姓花費甚重,而且還需要養活大量計程車兵,將軍不願意今日幸福的生活被中端,因此需要大量的錢糧。

經過將軍府高層的商討,準備以各家優質企業為擔保,向社會各階層借錢。

這個訊息傳出去之後,百姓們議論紛紛,覺得非常稀奇。

要知道,楚行是代表著官府,他明明可以搶,卻選擇了借,所以大家都有很是詫異。

一時間,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開始紛紛議論這一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