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旺這邊兒要以三場戰鬥決定勝負,對此楚行倒是沒有心裡負擔。

如今自己帳下雖不說猛將如雲,但是能拿得出手的將校也不少,而且自家將校到底什麼本事,楚行一清二楚,起碼比起陳永這幫廢物,要強很多。

而且軍士也大多屬於驍勇善戰之士,未必便怕了他們。

當下便將聶大刀、李定國、達爾虎兔喚至跟前,向眾人一一介紹,並分配軍士,讓他們準備迎戰。

土默特部雖然衰落,但是其部當初也有些在大明知名的人物,而如今雙方對陣,對方竟然只派出一個達爾虎兔勉強為人所知,其餘二將皆是連名字都未曾聽說,一時間不僅僅是林丹汗的舊部,就連朝廷的大人們,都覺得順義王實在輕視大明,不肯派出真的有本事的人物。

就連與楚行關係還算是和睦的陳奇瑜都面帶不悅之色,覺得楚行此舉過於敷衍,那王曦旺都是直接冷嘲熱諷起來。

俄木布也只得苦笑賠罪,實在是楚行雖然在西北悄無聲息的發展成為一方勢力的同時,卻並不顯露聲名罷了。那聶大刀與李定國,那一個不是本事滔天的好漢,即便是達爾虎兔也早不是當初那個小首領了,怎麼到了這幫人嘴裡這般的不堪?

雙方定下兵馬論戰之後,陳永也安排了出戰順序,陳霸天,趙金剛,牛大河。

陳霸天追隨陳永時間最長,乃是陳永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亦稱得上勇武二字,待雙方各領騎卒戰鬥起來,雙方交鋒數次之後,便落於下風,知道對方比自己強悍,陳霸天便不敢硬碰硬,只能倉皇躲避,尋找機會再次來過。

聶大刀既然能夠在楚行的親衛之中,佔據一席之地,本身就本事不俗,又與李自成、劉宗敏等人,一起研習武藝,平素又少不了在楚行耳邊,耳濡目染的學習一些帶兵的本事,哪怕他是中人之姿,也慢慢的磨練出來了。

況且其自出山之後,便經歷過數次兇狠的戰事,生死之間感悟頗多,他早就非是昔日裡,草原上為朝廷通緝的兇殺犯,而是地地道道的軍隊將校。

雙方互相爭鋒,時而互相分離,時而互相焦灼,一時間打的難解難分,場外觀戰者早就歡聲雷動。

雖都已經投靠大明,但是陳永的部下畢竟是親兒子,而順義王的兵馬,是屬於自己在外單幹的乾兒子,根本就不能當做一家人。

所以在場的明軍將士喊得最多的,還是陳霸天。

而觀眾之中,最為精通帶兵經驗的明軍一方,則屬陳奇瑜了。他看的清楚,若是論馬戰,蒙古人這種天生馬背上的民族,確實佔盡了優勢。

相比之下,中原民族就算是有優質的戰馬,短時間內,也難以如同他們一般,在馬背上這般自由靈活。

而讓陳奇瑜隱隱約約察覺到,並且感覺到警惕的事情,便是楚行與順義王的關係,外人不知道,他陳奇瑜肯定是知道的。

順義王明面上是歸屬於大明,實際上則是他楚行的走狗罷了。

這小子不聲不響的,便佔據了那麼大一塊疆土,雖然這塊疆土本身便是無主之物,但是到了楚行手裡,便是如虎添翼。

之前看不出來,楚行到底想要什麼。

現在陳奇瑜已經看得非常清晰了,那就是這小子八成是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