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狀(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此慘狀,一路上大多數人都沉默了。
因為沿途所有的小城,都變成了這個樣子。
大家心裡說不出來的酸楚,凡是有漢人的地方,只要他紮下根來,經過一段時間經營,此地就會逐漸興盛,但是這份興盛在戰爭面前,又顯得是那麼無力。
這還只是在外圍,真正的板升城核心區域又是什麼樣子呢?
在遷徙之前,楚行一直在琢磨著,幾十萬軍民入駐板升城是何等摸樣,很快,他就要親眼見到了。
有一首傳唱度非常高的歌謠,就是咱們板升城的,人言塞上苦,儂言塞上樂……時雨既降沙草肥,丁男釋甲操鋤犁。夫耕婦織朝復暮,蓽門雞犬皆相依。
在楚行的印象之中,板升城大體也是這個樣子,土默特部落也好,林丹汗部落也罷,雙方都保持著剋制,將這份塞上的沃土,當成自己的家鄉去經營。
在陝西和山西陷入混亂,板升城一帶的和平,當時是何其的難能可貴。楚行為什麼願意與林丹汗貿易,就是因為他們這邊兒相對比較太平,有一種繁榮興盛的趨勢。自己投資他,有莫大的好處
而如今在楚行眼前的,只剩下破敗的牆垛和煙火燻黑的痕跡,以及數不盡的屍體和白骨。
一個與平山墩沒有任何關係的人,都感覺到了悲傷,更不要說俄木布,以及大量曾經在這裡生活過的土默特族人了。
這些人尚未進城,就已經淚流滿面。
板升城內,黃臺吉和多爾袞留下大火焚燒的痕跡依稀可見,大汗的居所已經成為一片片的瓦礫,各個貴族的豪宅以及大量的民居,也被焚燬。
高層是來不及傷感的,因為他們需要抓緊時間去安置百姓。
林丹汗之所以肯將板升城的稅務權交給楚行,是因為楚行真的給他們帶來了莫大的便利,因為當楚行的行政官員進入板升城之後,一條條街道迅速被規劃出來,大量的市場,馬市,糧市出現在板升城。
大量的遊牧民族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屋居所,一條條嶄新的街道建立出來。
只是怯弱的林丹汗缺乏與黃臺吉硬碰硬的勇氣,將昔日一切的努力化為了灰燼。
清理這些垃圾和瓦礫,需要七八天的時間,接著便是去修補,粉刷,很多房屋是經過楚行他們修建的,使用了大量的磚石和三合土,這些東西大火是焚燒不去的,只是需要重新鋪設瓦片和架設房梁。
這些工作,對於平山墩攜帶而來的百姓們來說,並非是一件難事,尤其是這些人在亂世中掙扎,過慣了苦日子,也不怕辛苦。
這些事情根本不用李巖擔心,一些中層的官員就可以指揮著大傢伙把事情幹了。
楚行自己不得不承認,他真的是小瞧了人類生存的能力。
在他看來,遍地都是野獸的板升城,如果沒有大軍圍獵,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可是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裡面竟然存活著上千餘難民。
這種情況,肯定是需要花費時間去安置的。
年關已過,春耕在即,要保證這些百姓不耽誤生產,真正忙碌的確實丈量土地,分配牲畜、口糧等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