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行心裡明白,洪承疇採取的是傳統的作戰模式,左右翼向前,纏住對方左右兩翼,然後以中軍碰中軍,是硬碰硬的打法。

這一招,他也會。

果不其然,楚行心中剛剛一想,就聽洪承疇說道:「前軍上前!」

隨著洪承疇的命定下達,中軍的旌旗搖動,號炮與號角聲源源不斷響起,十餘萬大軍奮勇上前。

經歷過的大戰多了,楚行心裡也明白了,在絕對勢力面前,搞什麼陰謀詭計,用處不大,大家往往要以堂堂正正之戰作為基礎。

頂多搞一些類似於田忌賽馬的髒套路。

具體勝負,還要看士兵的戰鬥力,與軍隊的整體勢力。

遠遠的可以看見,隨著明軍的推進,反賊陣中驚慌之聲四起,這次是真的慌亂,可以裹挾那麼多人造反,肯定是有大量新兵存在的,楚行見過新兵上戰場的樣子,可以看得出對方並非是佯裝。

但立刻有軍官摸樣的人站出來,大聲呵斥,有砍頭,有鞭打,很快將慌亂鎮壓下去。

神一魁軍列陣,前軍有盾兵、有車兵,待明軍靠前,立刻從盾兵後方躥出一隊弓兵,對準黑壓壓的明軍,便進行射擊。

明軍人員多,而且密集,根本不需要弓弩手瞄準。

只聽嗡的一聲作響,接著天空之中,箭如飛蝗,明軍這邊兒此起彼伏的全都是慘叫聲。

只是明軍人數足夠多,而神一魁一方,弓弩手略微少一些,雖然慘叫聲不絕,但是被亂箭射死的人反而在總體比重佔比不是特別多。

而隨著對方的弓弩手射擊,官兵之中,也開始命令弓弩手還擊,頃刻間便是漫天箭雨,即便是對方有刀盾手舉盾,但是也是死傷一大片。

官兵距離反賊越來越近,箭不過三,衝在最前面的明軍距離山賊已經不足二十步,神一魁部立刻命火銃手放火銃。

排槍乒乒乓乓響個不停,衝在最前面的官兵,如同被暴風襲擊的野草一般,頃刻間趴在地上一片。

不待明軍反應,第一排射手已經將火銃運到後方,新的已經準備就緒的火銃已經運到第一排。

這是典型的三段式射擊,在朱棣年間的神機營曾廣泛使用,如今反而成了反賊對抗朝廷的戰法,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諷刺。

洪承疇的部隊,雖然可以統一排程,但卻是各個山頭的部隊,武器也並不統一,所以損失極其慘重。

待明軍衝至近前,迎接他們的卻是一輛輛戰車。

刀盾兵依靠戰車,組成大陣,有士兵想要有所動作,立刻會有長矛,從盾牌之間的縫隙之中刺出,帶出一陣血雨之後,立刻收回。

而戰車之中,也有孔洞,裡面藏有士兵,不斷射擊火銃。

洪承疇從始至終,面不改色,只是讓士兵不斷的向前。

而對方則肆意的收割明軍將士的性命。

不過好歹也是各部的精銳,在廝殺了一陣之後,總算是破開了盾陣,與反賊廝殺在一起。.

兩翼的兵馬,也終於與神一魁部顫抖在一起,喊殺聲一片。

神一魁站在一架高大的雲梯車上,作為指揮戰車,不斷揮舞手中的令旗,配合鼓樂聲,指揮著戰鬥。

一隊隊士兵在陣中不斷與明軍拉扯錢進或者後退,不讓其中任何一支與官兵交戰過場,以防止人員死傷過多,進而導致部隊崩潰。

神一魁在軍中威望身高,這些反賊簡直將他視若神明,他調遣有度,而手下多是朝廷造反計程車兵,本身都是老兵,戰鬥力強悍,所以剛一交鋒,雖然明軍是進攻方,反而被不斷的吞噬著生命。

楚行在中軍不斷眺望著戰場的形勢,才半個時辰左右,就已經戰

死了兩名遊擊將軍,數不盡的守備、千戶戰死沙場。

他正猜測著,有塘馬飛奔而至,對洪承疇說道:「報林游擊戰死,其部損失過半。」

「報,秦守備部全軍戰死,秦守備壯烈殉國。」

「報參將王保國戰死,士兵折損超過四分之三。」

戰場之上刀劍無情,別說參將,就算是副總兵、總兵之流,都隨時可能死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