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邊總督幾乎每一天都在忙碌於接待百姓,瞭解外面的秦地各地的情況,幫百姓解決疾苦,任憑外面的官員等到海枯石爛,都堅決不見。

一直等到自己的親信好說歹說,才決定見楚行一面。

楊鶴正一臉疲倦的坐在床頭休息,見到楚行之後,老大人勉強的在臉上擠出幾分笑意,「之所以不願意見你們,就是不想讓你們看見,堂堂三邊總督,竟然成了這幅模樣,怕丟了老夫愛惜了一輩子的官聲。」

楚行也沒有想到,總督大人竟然會在臥室裡接見自己。

只是再見到這位總督,卻已經沒有剛才秦地時的那種意氣風發了。

如今老大人,倚在床頭,如同一截乾癟的枯木,本來得體的衣衫,彷彿成了寬大的長袍,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很不好,臉色灰暗,頭髮亂如枯草,沒有一丁點三邊總督該有的威勢。

楚行躬身行禮,朝著楊鶴一拜,說道:「楚行見過總督大人。」

楊鶴本就是寬厚的長者,一臉笑意的攙扶起楚行,示意楚行落座。

待盞茶印完,老大人這才開口說道:「是不是聽說了什麼風聲,想來找老夫聊聊,看看老夫能不能通融一番,給你減輕一番壓力啊?」

說著不待楚行開口,老大人苦笑了一聲說道:「也是,養活那麼多兵士,就已經讓你們捉襟見肘了,誰又願意養這些只有一張嘴,連手腳都未必利索的百姓呢?」

楚行當然知道,楊鶴心中想什麼,無非是不願意鬆口罷了,當然,他也是有備而來,自然不會讓局面變得尷尬。

當下一臉誠意的說道:「大人,卻是您誤會下官了,下官深受您的大恩,豈能在您遇到麻煩的時候,不鼎力支援,反而來與您抱怨,推諉呢?」

楚行得了錦衣衛的情報,知道這一次的事情很麻煩,自然是不願意替楊鶴抗這個大雷的。

但是嘴上卻不能這麼說,因為人家才是陝西最高***,這一點連自己的恩師劉廣生都說不上話的。

所以此事要想有轉機,還需要變通一番。

一旁的楊流也跟著說道:「大人,楚參將在見您之前,便將心裡的想法,跟我說了一番……」

「果真!?」楊鶴有些疑惑的看向楚行。

他覺得八成是自己的老夥計收了人家的銀錢,扯了謊。

自己見楚行一面,一來是不想讓自己這老夥計跟了自己一輩子,因為點銀子而難堪,二來是想安撫一番這個年輕的參將,畢竟這小傢伙,是他未來在秦地的重要依仗之一,他是不想楚行心中有任何的芥蒂的。

不過,他是不信,楚行心甘情願的接受自己的安排的。

因為新政尚未頒佈,彈劾他的摺子,就已經雪花似得飛向了京城,直接登門求饒的官員更是數不勝數。楊鶴很難相信,會有人做出特立獨行的事情來。

老大人心知肚明,如今大明的官場風氣到底有多爛。

大家寧可無事可做,躺在官府裡渾渾噩噩的度日,也不願意給百姓伸出一根援助的手指頭。

只是沒想到,這少年郎從進入內室後,竟然一直未提此事,這倒是給了楊鶴一絲希望。

見楊鶴髮問,楚行點點頭說道:「楚行此行確實是來鼎力支援的,不然為何這麼晚了,還要叨擾大人,只需在駐地等待大人的命令即可。」

聽聞楚行所言,楊鶴心中大動。楊鶴是個感情充沛的人,他覺得這個少年郎,一定是對大明懷著無比的熱忱和赤誠的。

猛地站起身來,整個人竟然也精神了一些,只是表情依然有些不信,「果然是,疾風知勁草,國難識忠臣。你竟然真的是來支援老夫的?」

楚行看著一臉喜色的

楊鶴,真想上去給他兩個大比鬥,你怎麼淨想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