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震驚(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照衙門口裡傳出來的話來說,沒有糧餉,咱們就自己種。
這種腦殘的想法,在楚行看來,真的是讀書讀的腦子壞掉了。秦地如果能種的出糧食來,怎麼會惹出那麼大的亂子來。
不過確實有一點不得不說,那就是每家領著幾千戶饑民,一下子就給劉廣生解決了幾萬人的麻煩,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劉廣生的燃眉之急。
當然,就拿平山墩周邊兒來說,這十幾家千戶所的出現,其實矛盾和衝突也非常多。
因為本地的資源就那麼多,被劉廣生安置為千戶所的千戶,其實大多數是秦地有些家底的世家子。
這些人仗著家族的支援,去做這個千戶,目的無非就是撈一些功勳,混個未來而已。
一時間,沒少因為買米買糧而爭吵、鬥毆,甚至還發生過數次武裝衝突。
要知道,眼下看得透時勢的,可不僅僅是孫典史一人。
不少人已經把小小的千戶所,當成了自己的根基了。
楚行剛剛到平山墩,就聽說了各種奇葩見聞。
有關中豪富之家,仗著家族的財力,看不起那些商旅之家的,說他們仗著當年的開中法積攢下來的那點家業,也配做千戶。雙方仗著財力,鬥富炫富的。
商旅出身的,看不起像是楚行這等的,沒有什麼家底的,他們覺得劉廣生劉巡撫肯定是一時衝動,讓這等人給忽悠了,就他們這家世,最終是要將百姓餓死的。這幫土豪,還妄想來這邊兒拉走些婦孺,被新投靠的李自成一支冷箭,就嚇得屁滾尿流而走。
更搞笑的是,就連像是楚行這等的出身一般的,也互相嫌棄,因為大家都覺得,楚行是屬於那種,踩了狗屎運,得了巡撫親睞,被賞賜了那麼個千戶,早晚得暴雷,成為秦地的負擔。
當然,這些內部矛盾還不算。
楚行還敏銳的感覺到,其實那些負責和他們溝通,提供錢糧的文官們,異常的看不起他們這些被劉廣生奏請的千戶。
這是真的沒辦法,在大明朝,文貴武賤,文人真的是天生看不起武夫。
當然,還有第三樣矛盾。就是連邊關的兵馬,也看不起他們。覺得他們就是一幫種地的,浪費了大好的資源,表面上楚行等人相當於憑空給秦地製造類數萬大軍,但是這數萬大軍沒有任何戰鬥力,巡撫大人還總是抽銀子去補貼他們,著實可恨。
實際上,雖然剛剛抵達平山墩,沒事就往外跑,已經跟周圍的千戶所混的不錯的秦英也察覺到了問題,不止一次跟楚行抱怨,說:“邊軍這幫人,就沒有一個好東西,隔三差五來咱們這些千戶所劫掠一番,比那些套虜還要煩人。”
雖然田見秀一直跟自己說,自己是軍隊的新丁,在這種論資排輩的地方,要低調,但是楚行心裡依然萬分不爽。
且不說大家都是為朝廷做事,沒必要搞那麼多等級歧視,就算是你們看不起我們,你們也沒有必要來我們這裡搶劫吧?
你們把糧草都搶走了,我們這些婦孺吃什麼喝什麼?
把他們逼急了,造了反,你們再去鎮壓,或許功勳嗎?
真的是,眼下除了劉巡撫希望秦地太平之外,就沒有一個老實安生過日子的人啊!
當然,這種煩心的日子,不僅僅沒有結束,反而在不斷的加碼。
不僅僅是因為劉廣生終於把邊塞的軍堡塞滿,更重要的是,他懷疑,當初他收留李鴻基可能真的是沒動腦子。
因為李鴻基是逃卒,所以加入楚行這邊兒,肯定是改名字的。
他造冊的時候,寫的名字是李自成。
楚行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頓時有一種五雷轟頂的感覺。
我靠!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