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朱叫門的一次暴擊(第2/3頁)
章節報錯
其實完全可以自信一點,把“基本”兩個字去掉。
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這筆錢不是問題,要錢給他就是,問題是即使給了錢,人也回不來。
如果讓也先嚐到了甜頭,今後他可能每年都會過來要一次或者幾次。
一次兩次,都算九牛一毛,問題要是定期給、年年給,這不成有宋一朝的歲幣了嗎?
丟臉不說,對財政也是極大負擔。
儘管明知道也先一定會耍流氓,但大明這邊,還是不能對此持置若罔聞的態度。
原因無它,這訊息已經在京城傳揚開了。
輿論,在任何時候都是足以殺人的一把隱形尖刀!
老百姓是不會想那麼多的,他們只會知道,也先想送太上皇回來,但是你沒同意。
沒人願意承擔這個罪名,這可是要在史書上寫一筆的。
所以,明知道也先是在耍流氓,這個錢給出去就等於石沉大海,卻還是不得不給。
朝臣們在思考對策,面面相覷。
他們畢竟都是一步步爬上來的,處理過各種棘手事務,閱歷相當豐富,是各方面的精英。
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朝臣們也能夠冷靜下來,與朱祁鈺一起,商量到底該怎麼辦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後宮就不同了,聽說給錢就能放人,整個後宮直接就炸了。
是啊,炸了!
被尊為太上皇后的前正統皇后錢氏,正帶著妃子們烏央一片的聚集在慈寧宮外,請求孫太后給她們做主。
要知道,現在大明可是殉葬制。
一旦皇帝死了,除皇后以外的所有妃嬪都要殉葬。
朱祁鎮能活著,她們才能活著。
一聽說能放回來,妃嬪們都高興壞了。
誰還管也先要多少錢,誰還管也先會不會講信譽。
那自然是要多少給多少,先把人弄回來再說啊!
說起來,太上皇后錢氏倒是對堡宗痴心一片。
她發動了後宮裡的眾多妃嬪,將金銀首飾集中起來,直接送到了喜寧手上。
還親口託付喜寧,一定要把錢交到也先手上,好換回他們的正統大帝,朱祁鎮。
喜寧或許也是知道,在此地久留會命不久矣,帶著後宮累積起來的財寶便跑了回去。
訊息傳到華蓋殿上,群臣們都傻了。
後宮已經把錢送過去了?
自己還在這議個什麼勁兒?
于謙愁眉不展,顫顫巍巍地扶住柱子,大聲罵道:“後宮竟幹出瞭如此蠢事!婦人之仁,婦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