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華蓋殿。

住在軍營是一回事,可軍國大事畢竟還是要商議,總不能叫文武群臣跑到城外的軍營去商議吧?

“陛下,通縣的存糧最後一批已於近日抵京,眼下京中的存糧已經達到七百六十餘萬石,足夠一年食用。”

隨徵福建的戶部尚書金濂隨寧陽候陳懋凱旋到京後,戶部總算是回來了一個能力足夠掌舵的人,整個部門最近才開始運轉。

戶部在金濂的主持下,幾天之內就將整個京城運抵的糧食清算完畢,順天府則是第一時間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張貼告示,這才堪堪穩住人心。

但是這樣的訊息,現在已經不能讓在場的諸多文武有多安心了。

紫荊關前日發來塘報,關口現在已經岌岌可危。

守備都御史孫祥壓城死戰,胳膊都斷了一支,仍在奮力指揮反擊,最後失血力竭而死。

然而就算是這樣,城頭也還是在前日瓦剌的一次進攻下失守。

若不是山西的都督僉事韓青奉于謙的詔令及時趕到,紫荊關在前天就已經失陷了。

眾人之前都有預料,瓦剌遲早會打到京師,可卻沒料到他們的戰鬥力能這麼強!

孫祥的確不是什麼著名將領,但紫荊關的地勢如何,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才幾天的功夫,關頭居然都已經被攻上去了。

瓦剌騎兵的戰鬥力,實在不容小覷!

紫荊關距京師,一馬平川,一旦紫荊關失陷,瓦剌的前鋒騎兵想要抵達京師,最快只需要十一天!

也就是說,瓦剌人看似遙遠,但隨時可能兵臨城下。

聽到這些,就連朱祁鈺也禁不住背後冷汗直冒,有些話喊出來是一回事,但真正經歷的時候,卻又是一回事。

表現得無論多堅強,朱祁鈺這個根本沒經歷過任何陣仗的現代人,卻還是在心底有些害怕。

可是現在害怕的,又何止是朱祁鈺這個現代人。

于謙還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人,斬釘截鐵的說道:“諸公,不能再拖了,現在就要開始商議如何守護京師!”

朱祁鈺聽到于謙的話,這才回過神來,當即說道:“說的不錯!諸位卿家有何想法?”

石亨自打被放出來,起先是覺得尷尬。

畢竟敗軍之將,這次沒把牢底坐穿主要還是因為于謙的一句提議,起碼現在為止,他對於謙還是抱有充分的感激之情。

他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眾多武將,站出來說道:

“於部堂說的對,紫荊關到京師一馬平川,瓦剌的騎兵速度很快,可能不到十天,就能到達通縣外圍。”

“眼下瓦剌勢大,要想退敵,我提議堅壁清野,放棄京城外圍全部的崗哨、據點,把全部能調動的兵力退入城內,藉助南京運來的兵械防禦!”

戶部尚書金濂沉吟半晌,點頭說道:

“石總兵的話也是本部的想法,瓦剌騎兵戰鬥力雖強,卻也不是鐵人,他們從關外一路打到京師腳下,必然疲憊不堪,急於求成。”

“只要我們守住京城,瓦剌勞師遠征,自然退兵!”

“何況,京師新到南京武備庫共一百二十六萬件軍需,另有大量在土木堡收集我親征大軍出征時攜帶的軍需。”

“其中頭盔九千餘頂,布面甲、棉甲五千餘副,神槍一萬一千餘杆,神銃兩萬多隻,神箭四十四萬枚,銅炮、鐵炮八百餘門!”

“有如此多的物資,分發給九門將士,足以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