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地,孫太后一臉的不可置信。

“于謙,你、你說什麼?”

“皇帝還活著呢,皇帝就在瓦剌的手裡,你不去想怎麼救皇帝,卻來我這裡要另立新君?”

“你要造反不成!”

于謙沒有說話,四十餘名朝臣卻是齊聲喊道:“臣等請太后以大局為重,立郕王為皇帝!”

“臣等請太后以大局為重,立郕王為皇帝!”

“臣等請太后以大局為重,立郕王為皇帝!”

三聲過後,孫太后滿臉的驚愕、憤怒、不解,逐漸變成了無奈。

她明白了,于謙這是來逼宮的。

但是她想錯了,于謙全部的心思就只有一個,他已經對不起戰死土木堡那些冤魂,所以絕不能再讓他們的親人受累。

這是他的承諾,這也是戰死土木堡的那些冤魂在天之靈能得到安息,大明得到延續,唯一的辦法。

朱祁鎮在大同叩門,這就是皇帝被俘最直觀的一個壞處!

作為宣武城的守將,楊洪能在這種時候堅定拒絕朱祁鈺的叩門,這就已經難能可貴。

但楊洪能頂著被秋後算賬的危險去拒絕,並不代表其他人也能!

唯今之計,最好的辦法,就是另外立一個皇帝,這樣一來,各地的守將就都不用冒著抗旨的風險拒絕也先入城!

孫太后站起來,乾咳著,倚靠曹吉祥攙扶,這才勉力支起沉重的身子,坐在離群臣近一些的八仙桌旁。

她嘴唇張了張,良久,方才輕聲說道:“你們先回去吧,讓、讓哀家想想…”

“臣告退!”于謙沒有二話,留下這份四十五名在朝臣子們聯名的奏疏,起身便走。

待群臣散去,曹吉祥一旁說道:“太后,于謙他這是在逼宮啊!”

“陛下還在大同,要想辦法把陛下救回來啊!”

孫太后無奈的笑了笑,是啊,但凡有辦法,她又怎麼會對於謙當眾服軟,說讓她想想呢。

一旦到了明日早朝,于謙再次提出,這件事就沒有第二個可能了。

現在朝中,三分之二都是于謙的黨羽,皇帝吃了一場天大的敗仗,本人還做出如此令人不齒的行徑。

傳言洶洶、眾口鑠金!她一個太后在京師,實在是獨木難支!

想到這裡,孫太后冷笑一聲:“這個于謙,倒還是給哀家留了一些薄面。”

“傳話出去,叫司禮監擬旨吧。”

......

力挽狂瀾者,絕非匹夫,國士也。

智勇兼備,方為國士。

于謙,就是現在大明朝的無雙國士!

自從朱祁鈺下達了讓于謙暫代兵部尚書的命令以後,于謙想要行事就方便得多了。

于謙在當晚就以兵部尚書的職權,向大明境內的所有州府下達了公文,一些特殊省份,還特意下達了額外的命令。

這些地方,就是山東、河南、南京和浙江,這些地方的二線部隊有很多,而且大多可以透過運河、官道盡快抵達京師。

地方上的將領接到兵部公文以後,顧不得對驚天的變故感到吃驚,幾乎都是在放下公文的第一時間,率領能召集到的部下晝夜兼程地開始行軍。

目的只有一個,儘快趕到京城!

因為于謙給他們下的是死命令,逾期不至者,斬!

這麼做的理由也很簡單,包括于謙在內,沒有人知道瓦剌什麼時候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