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聽一首歌,就得買一整張專輯的時代,註定要被遺棄,聽眾也會有更多的權利。”

“更為重要的是,以後單純的內容供應商,可能會寸步難行,涵蓋多種媒體的新型音樂娛樂公司才是大勢所趨。”

對於沒有經歷過未來那個時代,卻仍然可以從“蛛絲馬跡”之中,大致猜測出這個行業未來走向的葉松,徐然還是很佩服的。

葉松的這份前瞻性,也是他能在當時遠遠甩開同行,率先一步吃到這塊大蛋糕的原因吧。

聊到這裡,葉松也算是對徐然完全認可,而且對於徐然的身份也不再有什麼懷疑。

雖然徐然的意思是,等他回去查明身份,再確定要不要把自己手下的公司轉賣給自己,但此時的葉松在心裡已經有了決策。

他覺得或許再也沒有人,比徐然更適合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了。

儘管他仍有信心一個人帶領泰麥,在華夏眾多唱片公司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但他一個人能到達的極限,遠沒有他們兩人合作在一起走得更遠。

畢竟在公司的前期發展上,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可是天差地別。

當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的選擇擺在一個人的面前,沒有多少人會硬著頭皮選擇後者。

更何況,在徐然的出現後,他葉松對於泰麥公司未來的信心,多少也產生一點動搖。

“徐總,咱兩也算是英雄所見略同了,那徐總您投入的這五百萬資金,又希望用在哪裡呢?”

在心裡下定決心,追尋徐然之後,葉鬆開始問起他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對於他這樣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近十年的老江湖來說, 接受起這種身份的轉換來,可不要太簡單,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遊刃有餘。

而徐然聽到葉松這樣說,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某動公司出臺的新規定,要求所有供應商所提供的音樂,都必須得到唱片公司的授權,我其實和葉哥你的想法一樣,泰麥唱片的第一桶金就從這裡挖掘吧。”

對於當年那股彩鈴風,徐然可是至今都記憶頗深。

像什麼《隱形的翅膀》《第一次愛的人》這些熱門曲目姑且不談,就連《健康歌》的下載量也是高得驚人。

於是徐然便找服務員拿了一張紙,按自己記憶中的那些經典曲目列了個大概。

“現在很多唱片公司都缺錢,而且授權費也很低。所以我給公司投入的資金,請葉哥全都花在簽約獨家代理上。對了,請記住一點,我們只籤長約。”

“以下這些歌曲的電子版權,是這段時間最主要的目標,就勞煩葉哥您多上點心,這五百萬花光了可以接著找我拿,但是在簽約前請務必知會我一聲。”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只是堆積版權,‘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戰略方針,前期公司虧損由我一人承擔,葉哥在一點上可以放心...之後的話...”

夏日繁星下的餐館之中,徐然這個來自未來的“先知”,和葉松這個日後華夏唱片的領軍人開始了精妙的佈局。

而等待他們的又是怎麼樣的未來,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