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按照計劃,人人校園網本該在九月一號這天上午,與泰麥唱片同時展開對《校園之星》的宣傳。

但是因為人人校園網那邊出了一點問題,不得不延誤活動的上線時間。

不過好在專案組維護得及時,在經過一個上午的測試與搶修之後,最後終於是在下午五點之前,成功上線了活動。

也就是在下午五點整這一瞬間,人人校園網的活動宣傳欄上,多了一個《校園之星》報名專欄。

而除了多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活動專欄之外,人人校園網上也同時多了一個名為《校園之星》的討論專區。

就像是之前為徐然舉辦的校園音樂節,專門開辦的長期討論版塊一樣,人人校園網這一次也為《校園之星》開放了一個長期的討論版塊。

經常使用人人校園網的使用者,都知道人人校園網此番動作意味著什麼。

按照人人校園網展開聯動頻率和物件來看,這個名為《校園之星》的選秀節目,大機率也是一個長期活動,而且這個選秀節目肯定也與徐然脫不了干係。

事實上也不用好奇的同學怎麼查,當這些同學看到《校園之星》這檔選秀節目的舉辦方是泰麥唱片的時候,便已經明白個大概了。

不少人人校園網使用者,更是把這檔選秀節目更像是人人校園網,專門為他們這些使用者舉辦的一場狂歡。

這些使用者會這樣想也是有理有據,別的不說,就光是節目選手的報名限制上,就擺明了這檔節目的針對人群就是他們這些已經成年的使用者。

再加上“泰麥唱片背後的掌權人也是徐然”這個訊息,這群使用者很難不把這些資訊聯絡起來。

所以《校園之星》的專屬活動,才剛剛登上人人校園網的介面,就迎來了人人校園網使用者熱烈地討論。

而且這種討論的熱情,比之前人人校園網推出的每一個活動時,都要來的強烈。

帶有“社牛”屬性的社交恐怖分子就不用多說了,甚至某些平時在學校活動中不怎麼活躍的使用者,都看著那被特意放大的獎金金額入了神。

不過也是,畢竟這第一名的50萬獎金,在這個時間節點,可是等同於津門市市區的一套房啊。

而第二名的25萬獎金雖然比第一名少了一半,但這也是其他選秀節目第一名獎金的五倍了。

更不用說,泰麥唱片還承諾為本次前三名的選手,各製作一張百萬級別的專輯。

可以說,徐然在這檔名為《校園之星》的選秀獎勵上,可是下足了血本。

這樣豐厚的獎勵,足以讓那些衝著錢來的年輕人,以及那些立志於成為明星的少男少女徹底瘋狂。

至於最後透過海選的機率不高這樣的問題,只能說人都是傾向於所有事情都往好的方向去幻想的。

雖然大家都清楚自己透過海選並進入這次選秀總決賽的機會不高,但誰內心沒有幻想過一個“萬一”。

萬一呢?萬一這個幸運兒就是自己呢?萬一自己真的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一個衣食無憂的大明星呢?

在這樣巨大的誘惑面前,哪怕知道透過海選的機率不高,但仍然沒有幾個人能按耐住報名參加節目的衝動。

換句話講,在這樣龐大的海選人群中,又有誰敢斷言自己一定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