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展露獠牙的泰麥唱片(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新學期的開始並沒有對徐然的生活造成什麼大的影響,但是九月份的第一天對於泰麥唱片來說,卻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
因為徐然與葉松籌備了兩個與之久的選秀節目《校園之星》,終於是正式開始宣傳。
在經過徐然和葉松的長時間商定之後,徐然和葉松還是選擇了這個聽起來有點low的節目名。
畢竟節目的主要受眾就是這些已經成年的在校人士,而節目名字過長也不好,四個字算是最佳。
所以在需要“校園”兩個字表明參加節目的選手標籤之後,剩下兩個字其實能選擇的空間就少了不少。
其實葉松是有點想把“校園”這兩個字,改成一些聽起來比較好聽的字詞,比如“辟雍”又,比如“夏設序”。
把這些字詞連起來的話,節目的名字,就是“辟雍之聲”以及“夏設序星”。
但這個提議最後還是被葉松自己否定了,畢竟這些節目名字太過於花裡胡哨,說不定最後起到的效果反而不佳。
還不如老老實實就用中規中矩一點的名字,反正就光是從他們提前做的準備來看,這檔節目大機率是湖不了的。
所以才搞一些么蛾子,才是他們現在最該做的事情,花活這種東西還是少耍點好。
事實上,華夏早期的選秀節目差不多帶著一種質樸氣息,沒有那麼多華麗的包裝和營銷,比拼的就是硬實力。
畢竟光是“一夜成名”這個核心爆點,就足以吸引一大批年輕人的關注了。
更別說這檔節目還有徐然這麼一個“大殺器”坐鎮,所以哪怕節目沒多少新意,客觀上來說,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也就是在這樣“拼硬實力”的指導方針下,這檔名為《校園之星》的預熱活動,也算是正式拉開了帷幕。
首先是十六個省會城市下的公交企業,以車載收音機為媒介,率先助力泰麥廠唱片,發起《校園之星》的宣傳攻勢。
不得不說,在宣傳這件事上,果然還是得靠真金白銀,這二百四十萬砸下去,幾乎第一時間便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而原本以為這檔聽起來比較low的綜藝節目,只是小打小鬧的民眾,在聽到這檔綜藝的總獎金池竟然是100萬之後,幾乎是徹底傻眼。
要知道2004年的《超女》選手總獎金,好像還沒有超過10萬。
而這家聲名不響的唱片公司,竟然一出手就是這樣大的手筆,難道這家唱片公司背後有哪位圈內大老在暗中支援嗎?
一時間,不管是圈內人士還是普通的民眾,都被這一百萬的獎金給吸引了眼光。
圈內人士雖然知道泰麥唱片的負責人是葉松,但是他們也知道光靠葉松一個人,根本不可能搞出這樣大的排場,所以也紛紛對於泰麥唱片此舉展開了議論。
普通民眾雖然不知道泰麥唱片,但是他們會做最基本的比較啊。
第一屆《超女》的總獎金差不多10萬,但是第一屆《校園之星》的總獎金卻是有100萬。
那不就是說,光是從節目的體量上,《校園之星》就是《超女》的十倍。
當然節目的體量並不是只靠獎金池就能看得出來,但是當兩者的獎金池差距過大的時候,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兩個節目,一個是大製作,一個則是小作坊了。
更不用說《超女》的獎金還是教育基金,能不能領到這筆獎金還是畫個問號。
但是《校園之星》就不跟你玩那麼多花的了,上來就是真金白銀,也沒有那麼多坑坑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