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很像!”

殺青宴上,林超賢看著蘇澤道:“都是強迫症,都是細節控,都是完美主義者!”

說完盯著蘇澤的眼睛,認真道:“你以後想當導演嗎?”

“導演?”蘇澤瞬間有點恍忽,是啊,我想當導演嗎?

如果不想當,那為什麼每天觀察導演的工作?

但如果想當,但很多次機會為什麼不自己試試?

“看來是不想!”林超賢見蘇澤猶豫,哈哈大笑,用力拍著蘇澤肩膀道:“你啊,還是好好當影帝吧!”

蘇澤:“……”

“每個人都有天賦,只不過看能不能發現和堅持下去。”林超賢感嘆道:“你是我見過最出色的演員,如果對比其他人的年紀……”

“無出其右!”

“但演員和導演不一樣,細節太完美歸根到底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一個是展示,一個需要更高維度的整合。”

“假如你是一個編劇,或者是攝影師想轉行導演都行,但演員……”

“不是誰都是周星馳的!”

蘇澤點點頭,明白林超賢的話是真心實意,以他的性格能主動說出這些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其實自己很迷茫,要說金澤也有幾個差不多的劇本,如果自己真想練練手大不了砸錢砸資源也能拍,孔雪也多次讓試試水,但……

總覺得差點什麼!

今天聽完林超賢的話,終於明白演員就是演員,不是演的好就能拍的好。你看看從古到今影帝影后比比皆是,有幾個成功轉型導演的?

周星馳算一個,程龍大哥算一個,徐徵算半個,吳景算半個,還有誰?

所謂成功不是說一兩部票房大賣就行,比如吳景,動作片是老本行,本身就是動作指導,當導演很容易。

流浪地球能拍成功才是最讓人敬佩的事,畢竟是科幻題材,所以才能算半個。

徐徵也一樣,喜劇出身能拍泰囧港囧,但我不是藥神能拍出來才有資格算半個。

至於什麼陳思成?

唐探票房是厲害,但其他呢?

更不要說一部不如一部!

這片土地是一箇中西文化融合的橋頭堡,是一個交匯點,甚至很多影視公司都有灰色背景。

當年很多演員都是幫會成員,無間道之所以經典,就是反應當時的一個社會現狀,幫會與警方之間互派臥底是常態。

有時候甚至是一家,梁朝偉跟劉天王當時都跟黑社會打過交道,沒辦法,大勢所趨。

任何警匪片都有其價值取向,有些存在但是不能說出來,或者要換個方式表達。

以老美為例,人家很多警匪片也是有限制的,比如涉及到當年的芝加哥之王卡彭。

他的匪幫用的可是重機槍掃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