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校長帶頭鼓掌,回想起在人藝每天圍讀劇本的場景,那是多麼簡單快樂的時光啊!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部分。”蘇澤認真道:“就是注意力集中。”

“我認為在表演領域主要是兩個維度:外在注意力和內在注意力。外在又分為:注意力時間以及注意力大小。”

“乖乖,這是秘籍有沒有。”

“你帶筆沒?”

“還等什麼?趕緊記下來啊!”

很多學生二話不說,開始記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殺手鐧啊。

“一個演員的體驗,要麼來自他跟外在事物的互動和關係,要麼作用於自己的內心,從而呈現出來的一個行為表達。”

“先說注意力時間,本質是一個快速切換演員關注點的過程。”

“一間屋子裡,如果我給你30秒觀察一件物品,然後關燈,請你馬上描述觀察的物品特徵。”

“然後時間縮短,請用20秒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細節上,然後關燈再次描述。”

“以此類推,最後可以快到什麼程度?”

“兩秒!”

“你依然能夠給我一個準確答桉。”

全場響起騷動,然後很快安靜,蘇澤滿意繼續道:“注意力圈大小我理解是一個演員去自洽個人所處空間的過程。”

“咱們在表演過程中,尤其是配角,或者同臺非本場戲份的演員。注意力容易在沒有戲份的過程中跑走,可是一旦跑走,角色的質感就會懈怠,重新集中就是浪費精力。”

“我可以提供一個方法:這個時候我們想象一盞聚光燈,從頭頂打下來,人物就站在燈光中心。”

“演員本身像是處於一種孤寂狀態,這個光圈像是一個殼子。你可以練習憑藉控制去調整想象光圈的大小。”

“讓自己的注意力隨著戲份多少而調節,彷佛出於待機和啟用狀態,從而有效節省更多精力。”

此話一出,全場沸騰。

“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秒入戲?”

“應該不是,感覺更像是一種表演狀態!”

“好傢伙,聽起來就牛逼。”

“感覺好難啊!”

“廢話,不難能叫絕技?”

“原來澤哥演戲是這個狀態?”

蘇澤等騷動平靜,嚴肅道:“所謂內在注意力更多是演員集中調動自身情緒的過程,以虛擬環境下所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和感受到的東西為中心。”

“我堅信快速入戲聽上去好像是一個瞬間感覺,但真正到達的要求是離不開長期訓練和努力積累。”

“演員這個職業看上去簡單,長得漂亮,會說臺詞,往鏡頭前一站就完事?”

“我相信這是一個匠人精神才能打磨出來的藝術行為。”

“請尊重演員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