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無語,果然不愧是童年陰影安嘉和。

“你們知道咱們中戲出去的誰話劇天賦最高?”王平飛回憶道:“那就是巍子!”

蘇澤一愣,好像是笑傲江湖裡的嶽不群?

“沒畢業就拿到梅花獎,剛畢業一口氣接到七個頂尖話劇團邀請,最後人藝承諾給戶口才拿下他。”

“可惜到人藝不久,便遇上90年代的經濟浪潮。眼看著一眾個體戶小演員要演技沒演技,要外形條件沒條件,卻能一部戲動輒賺成百上千,人藝辛辛苦苦一個月才150?”

“恰好電視劇《情滿珠江》邀請他友情客串,承諾每集給1000元酬勞。巍子一算電視劇40集,自己能賺4萬多,相當於人藝三年工資?”

“二話不說請假拍戲,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半年後辭職。”

蘇澤跟張紫楓對視一眼,平心而論希望透過舞臺提升演技,畢竟好劇本難得,好團隊更難得,演員黃金時間就十幾年,錯過就是遺憾。

但又怕人藝國話規矩太多,尤其是新人,錢對於蘇澤不太重要,問題是機會不等人。

王平飛目光故意掃過蘇澤幾人,這些話也是專門提醒他們的,對於其他學生能進入人藝國話都是夢寐以求的好事。要知道每年畢業這麼多人,中戲能進的不超過三個。

那可是話劇最高殿堂!

在王平飛眼裡,蘇澤是最有希望進人藝的好苗子,從私心來說更希望這小子能沉下心好好打磨幾年,然後再拍戲。

但情況不等人,大一兩部電影,大二心理罪熱播,現在這小子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年輕演員,還提名金馬男配金雞新人獎?

壓都壓不住啊!

專門找林主任商量過,想盡辦法讓蘇澤嘗試考人藝,甚至可以稍微放鬆點規矩,給年輕人多點空間。

說一千道一萬,這種事老師再著急沒屁用,人家不同意咋辦?

我好難啊!

“人藝講究一棵菜精神,不論角色份量大小,每個演員、每個對手都值得尊重,只有大家合力,演出才算完整。”

“所以這麼多年這裡從來沒出過撕番位,爭C位的事兒。演員們平時成天嘻嘻哈哈沒個正形,但只要聚在一起,站在舞臺上,就有一股勁。”

“一個窩頭放在那裡,打死你是看不到下面那個窩頭眼的。可要是沒這個窩頭眼,這個窩頭就蒸不熟。”

眾人沒有笑,紛紛體會其中的含義。尤其是劉霞孫丹幾個人,他們的夢想就是舞臺,進人藝就是最高追求。

“如果把人藝比喻成一個大窩頭,那裡90%的演員都選擇心甘情願、開開心心當好這個窩頭眼。”

王平飛嚴肅道:“即使有的人後來慢慢變成窩頭尖,提起當窩頭眼的日子也是津津樂道,而不是怨聲載道。”

“這麼多年不只是巍子,還有王姬姜珊,前年藍盈盈也辭職。離開對雙方都不是壞事,更沒必要去過度指責,只勸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不要抄近道,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在往上爬的路上迷失自己。”

“人各有志,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