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突圍逃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間行軍,對於軍士的要求要高很多,隴右沒有關中的道路情況,各處坑窪較多,白天之時倒也無妨,但夜間行軍便成了極大的阻礙。
李靖並沒有全軍出動,只是派了萬餘精銳騎兵沿途騷擾,其餘大軍皆在大營好好休息,待得天色朦朧之後,這才點起所有騎兵準備追擊。
而吐蕃大軍這一夜也是受盡了折磨,夜間道路本就難行,又被關中騎兵隨時騷擾,不但讓大軍擔心受怕,而且行軍速度也被大大拖延,行了一夜才走了不過十餘里。
待得天色將明,吐蕃大軍也不敢再行,只能就地開始紮營準備熬過白日,到了夜間再繼續行軍。
吐蕃大軍想法倒是不錯,但關中軍怎會眼睜睜的看著其安心紮營呢?
萬餘騎兵對於接近二十萬的吐蕃大軍,雖然不足以造成致命危機,但吐蕃將領也不敢任由這些騎兵隨意衝殺,只能同樣派遣騎兵出去糾纏。
統帥關中這萬餘兵馬的乃是虎威郎將李孝恭,乃是李成義堂侄,為人用兵謹慎,這幾年在戰場之上雖然無有大功,但也從未敗過,乃是李氏之中頂尖的人才。
李孝恭用兵極為聰明,看敵人兵多便立刻撤退,待得兵馬回營之後,又出來騷擾,出營的兵馬人少便將其包圍吃下,反正便如牛皮糖一般死死纏住吐蕃大軍,不讓其將營寨立起來。
待得李靖大軍趕到之時,吐蕃營寨還未立起一半,吐蕃無奈只得放棄這半成品的大營,結陣緩緩後退。
李靖也不管吐蕃如何應對,只派遣騎兵在其周圍遊弋,道道箭矢往吐蕃大軍射去,行了一上午,吐蕃大軍所走路程竟然還不足兩裡。
面對如此情況,吐蕃眾將都是面如死灰,關中大軍並不是沒有衝陣之力,只是李靖知道其糧草不足,便用這等拖延之計,要將吐蕃大軍生生拖死。
而吐蕃軍面對此等情況卻是毫無辦法,有關中大隊騎兵虎視眈眈的情況之下,吐蕃大軍只能結陣相抗,不然步騎比列各有一半的吐蕃大軍,雖然有能力野戰,但必須藉助陣型才可。
一旦加速行軍,陣型不整,關中騎兵便能以極小的代價將大軍衝潰,到了那時便是一潰千里的結果。
但是以如今的行軍速度便是半年也休想撤回高原,而吐蕃大軍的糧草已然不足二十日所用了。
此種情形全都在李靖的預料之中,其便是要讓吐蕃自己露出破綻。
到了晚間,已經一天一夜未曾休息的吐蕃大軍,已經疲勞不堪,再想夜間行軍也沒有辦法,連找個休息的地方也無。
只能結陣待在原地,分批睡上一會,而關中大軍前來追擊的十多萬兵馬,全都是騎兵忽來忽去,到了晚間便稍稍拉開距離合馬而眠,只派出少量騎兵,繼續騷擾。
到了第二日之時,吐蕃行軍更慢,軍陣破綻也越來越多,整整一日行軍還不到五里,便在這五里的範圍之中,被關中軍吃下的人馬便有七八千人。
到了此時,吐蕃大軍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了,中軍帥帳之中,大相滿臉苦澀,陷入深深的悔恨之中,自家身為吐蕃大相,乃是除了贊普之外最為尊貴之人,為何當初卻是要頭腦發熱親自領兵。
如今陷入死生之地,真是何苦來哉,心中有了畏懼,這位吐蕃大相也就此下定了決心,伸手狠狠的拍了拍面前桌案,大聲喝道:
“別吵了,如今想要全身而退已經不可能了,誰來斷後?”
吐蕃眾將面面相視,誰也不敢再說話,這說的好聽叫斷後,其實不過是去送死拖延時間罷了,眾人都是人精,自然心知肚明。
眼看無人說話,大相惱怒不已喝道:
“平時人人都說自己忠義無雙,如今到用時,便沒人自告奮勇嗎?”
堂下眾人還是無人說話,帳中霎時變得安靜起來,過了片刻還是無人說話,吐蕃大相眼睛也開始便的通紅。
眼看便要到爆發之際,一箇中年將領起身長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