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章 同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西遊記》就更不必說了,起源更為複雜。先是玄奘大師自己口述的《大唐西域記》;再有他弟子寫成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到了南宋時期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把各種神話與取經故事串聯起來,書中已經出現猴行者;再到元代,西遊記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
如果說將這三部作品當做同人,還比較勉強,那麼當這三部名著問世以後,關於它們的同人,在古代依舊存在。
像是《後西遊記》、《續西遊記》以及《西遊補》,都是同為明代人寫的續作。著名的《封神演義》,其實也有借鑑《西遊記》的地方。
《水滸後傳》《殘水滸》等等,包括《說岳》也可以當作《水滸傳》的同人,《金瓶梅》就更不必說。
所以著作越有名氣,同人作品越多。
只是現在,似乎還沒有人意識到同人方面的巨大市場,只有歷史型別會寫同人。
那麼,他可以掀起一股同人寫作浪潮了。
要讓你們知道,同人也可以寫得非常精彩。
《悟空傳》!
這可以說是一部顛覆性的同人作品。
這本書沒有拘泥於為名著續寫,或者改變人物的故事走向,只是借了一個殼,卻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西遊故事。
當然了,可能靈感並不僅僅來自於《西遊記》,當年《大話西遊》對名著的大膽改編,也功不可沒。
在《悟空傳》的故事裡,一切結構都發生了改變。
如來是一個掌握命運的幕後大佬,他會嫉妒弟子參悟得比他深,會在江流兒說出那句「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的時候,大驚失色地喊出:
「不好,他又回來了。」
對於唐僧的形象,同樣顛覆,不是那個哭哭啼啼的和尚,而是那個更為坦蕩,更讓人折服的年輕人。
他會在妖怪準備吃他的時候,允許他再說一句話,再得到妖怪允許時,他說出來的話,又會讓人忍俊不禁。
當讀者都以為這樣一位大徹大悟的僧人,會看淡生死,結果他卻大喊:
「救~命~啊!」
一瞬間就把自己的光輝形象破壞殆盡。
想必如果能得救,他並不吝嗇於這樣做。
在讀者感慨這個和尚貪生怕死時,又會覺得他很可愛,誰又不怕死呢?
他會為了多活一會兒,向妖怪求饒:
「樹爺爺,其實我真的很怕。我還年輕,才活了二十幾年。」
甚至不惜為此出賣隊友:
「是啊,我二徒弟豬八戒很胖的。」
然而當他得救時,看見救他之人,是一個綠衣的美貌女子時,又會忍不住:
「女施主你好漂亮啊!」
「原來你是個好色的和尚。」
「不是不是,只是出家人不能說謊的。」
「如果你不是光頭,一定很討女孩子喜歡的。」
「難道我光頭的樣子就不帥嗎?」
「油嘴滑舌,你怎能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