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騎士隊跟尼克斯的g2繼續在速貸中心進行。

相較於首場比賽更多的體現柯巖和邁克布朗執教水平的差距,g2的比賽,尼克斯隊實力上的下風暴露的更加明顯。顯然,邁克布朗針對第一場比賽的失利做足了準備功課。

騎士隊做出了改變,在比賽中明顯發力。與之相對的是尼克斯的“力不從心”。

上一場比賽在進攻端拿出不錯表現來的奧尼爾本場比賽明顯不在狀態,甚至都沒逼騎士隊祭出“砍鯊戰術”;

球隊二當家凱文樂福同樣沒能支稜起來,你要說他的貢獻度低倒也不至於,至少配合庫裡進攻,樂福可以跟庫裡形成各種套路的配合,但。

也就僅此而已。不管是內線防守還是個人進攻,樂福的表現都比較平庸。13分11籃板的兩雙資料沒辦法體現出他在場上無力。

僅僅依賴外線進攻,根本打不穿騎士隊的防線,畢竟,詹姆斯領銜的這條防線,是常規賽全聯盟防守最好的球隊,真的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麼菜。

101:86,騎士隊主場獲勝,詹姆斯和邁克布朗都挽回了一些面子。

受困於隊友發揮不佳,庫裡在進攻端被騎士隊重點照顧,投出了23投10中的低效命中,“僅僅”得到了26分。

這一場比賽的失利在柯巖的預料之中。g1的比賽對尼克斯來說是“畢其功於一役”,為的就是爭取接下來比賽的“容錯率”。

尼克斯的硬實力、健康,包括主客場優勢都相差騎士隊不少,唯二的優勢一是教練水平柯巖明顯強過布朗,二是裁判哨子還算正常,相較於前幾個賽季,沒有無腦站騎士。

g2結束之後,雙方轉戰麥迪遜。剛一回到紐約,柯巖就迫不及待的聯絡到了醫院,瞭解小喬丹的情況。

“預計還要5~7天的康復時間。”密切關注小喬丹傷勢的專家給出了回覆。

這個結果意味著小喬丹將鐵定缺席g3的比賽,能否趕上g4的比賽也是未知數。這個結果在柯巖的預期之內,但卻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

沒有小喬丹,尼克斯內線缺少強而有力的一個屏障,詹姆斯在尼克斯禁區內殺個七進七出,幾乎不會遇到太大的麻煩。

“儘量讓德安德烈在g4的比賽中復出,前提是不對他的以後造成太大的影響。”柯巖這邊,對醫生下了“指令”,同時做出了“退避三舍”的決定,將“反擊”押後到了g4。

於是乎,在g3的比賽中,柯巖幾乎是“輪換”了奧尼爾,給了傑弗里斯、亞歷山大大量的出場時間,甚至一度讓凱文樂福搖擺到五號位,硬頂上鋒線的位置。

一來,是試驗陣型,再試一把樂福頂到五號位的效果;二來,是寄希望於奧尼爾能夠養精蓄銳,在g4的比賽中拿出更好的表現來。至於這一場比賽,又是“戰略性放棄”的一場。

當然,主觀上柯巖對本場比賽沒有太多的期待;但平心而論,庫裡、霍樂迪、加里納利們本場比賽的表現並不差,他們跟奧尼爾這種老將“選擇性發力”不同,能夠趁著這個機會積攢季後賽經驗,彌足珍貴。

只是,兩邊的實力差距肉眼可見,庫裡再怎麼厲害,終究也是個一年級新秀,身邊的隊友也是“老的老、小的小”,很難跟志在爭冠的騎士隊抗衡。

98:107,尼克斯輸掉了比賽,但年輕人們的努力贏得了球迷的掌聲。

包括到了賽後的採訪環節,柯巖也同樣為年輕人的表現點贊,更是用後世詹姆斯球迷的一句經典言論:“回想我們在賽季各個階段所面臨的困難,可以說,喬丹來了也很難做到更好了。”

虛假的喬丹用自己的騷操作一次又一次的耽誤山貓隊的重建;真實的喬丹於尼克斯陷入水火之間挺身而出。

g4的賽前,柯巖從醫院處得到許可令,小喬丹可以在g4的比賽中復出,並且沒有上場時間的限制令。柯巖犧牲了g2和g3兩場比賽,為球隊爭取到了以最強的力量最後一搏的機會。

這一場比賽他也終於不再留手,直接把小喬丹放進了先發陣容,搭檔庫裡、霍樂迪、加里納利、樂福。

柯巖想要出奇制勝,讓庫裡或霍樂迪利用速度優勢單挑安東尼帕克,可以直接利用速度生吃。

防守時,霍樂迪對抗尚可,卡住安東尼帕克的外線輸出問題不大;如果帕克坐著往裡面打,也有小喬丹在內線等著他。

騎士隊連贏兩場,自然不會做什麼改變!球隊進攻依舊由詹姆斯來主導,賈米森和莫不傳作為“副攻手”,安東尼帕克和小奧尼爾大多數時候還是能夠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不時給球隊帶來一些“意外之喜”的。

本場比賽,率先給球隊帶來“意外之喜”的是小喬丹,相比較傑弗里斯和奧尼爾,小喬丹是截然不同風格的內線。

作為一名能夠受邀去參加扣籃大賽的中鋒,小喬丹的動態天賦幾乎是拉滿的;同時,作為一名剛剛被柯巖開發出天賦的“新人”,他的戰術執行力也是槓槓的。

直觀點說就是,柯巖讓他幹啥他幹啥。不過這樣一個定位也適合本身大腦容量就不太足的小喬丹。擋拆,吃餅,拼搶籃板,護框,小喬丹做的都是很機械的活,甚至上一場比賽傑弗里斯也在這麼幹,但打出來的效果就是不一樣。

尤其是在防守端,小喬丹更是有“一柱擎天”的效果,他的存在也證明了“詹姆斯怕大中鋒”絕對不是謬論,不管是己方的還是對手的,都能對詹姆斯形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