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我果然不善於動腦。”

張苞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只是這仲權不肯歸降,該如何處置?”

關毅說道:“夏侯將軍的事,我心裡有了主意,先把他送去保山,讓柳隱將軍看守。”

“將軍,你該不會是想把他送到漢中囚禁起來吧?”

張苞小心翼翼地問了句:“你這麼做,那可是比殺了他還難受啊。”

“你就放心好了,我不會這麼對他。”

關毅說道:“我自有打算,以後你就知道了。”

“好。”

張苞點點頭,只要不囚禁夏侯霸,那他就沒意見。

“事不宜遲,諸位早作準備。”

關毅當機立斷:“兵馬今夜渡河退回茲氏,隨後南下攻取河東。”

“遵命!”

眾將齊聲回應。

與此同時,荊州兵馬北上,司馬懿親自到宛城督戰,諸葛亮也趕往樊城。

而長安的十萬大軍從藍田往青泥隘口進軍,南下直逼武關,打算從北面開啟進入南陽的通道。

從而形成南北夾擊之勢,一舉攻佔南陽。

吳國方面,在連續丟掉土地後,孫權日日夜夜無法釋懷,病情也越來越嚴重。

舉國上下又因為太子和魯王的爭鬥搞得人心惶惶,得知無力奪回柴桑後,又不得不重新和蜀漢議和。

現在魏軍的兵馬大部分都調往了南陽和北方,吳國把目標再次看向了壽春。

不過這次領兵的將領不是陸遜,也不是諸葛恪,而是新任徵北大將軍孫宇。

孫宇是孫氏,是吳國的皇族。

雖然他丟了長沙,但他作為孫氏之人,孫權更信任他,所以決定再次用他。

因為太子和魯王的緣故,朝堂也分成兩派。

孫權對支援太子黨的陸遜一黨大為不滿,諸葛恪要守孝三年,朝中無人可用,也只有孫宇可以用了。

孫宇被封為徵北大將軍,率軍十萬從廬江起兵,進逼合淝、新城、巢縣。

揚州再次掀起戰火。

而孫權還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任命陸遜為水軍大都督,騎兵兩萬水軍,前往夷洲。

當年孫權剛剛繼承東吳之主的時候,就勵精圖治,君臣上下一心,這讓東吳在很短的時間內國力強盛。

孫權知道東邊還有土地,就派諸葛直、衛溫到夷洲,把當地的土人抓來徵兵。

可是因為士兵水土不服,染上疾病,帶過去計程車兵大部分都病死,而且也只帶回來一千多的土著,簡直是得不償失。

為此,孫權還非常憤怒,把二人斬首,但也知道夷洲毒瘴極多,而且當地土著只會用一些木棒,非常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