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都說他是守城之君,奈何下面都是守城之臣,自己又能怎麼辦?

只是孫權不好發怒,沉著臉一言不發,看還有沒有人能有更好的計策。

畢竟大軍剛剛出動就撤回,這不是鬧笑話嗎?

“呂司馬所言雖然穩妥,只是微臣以為大軍剛剛出徵,就要撤回,難免會影響士氣,也會被天下人所恥笑。”

顧雍雖然不贊同孫權勞師遠征,但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而且他從孫權的表情就看出,孫權並不想讓大軍撤回,所以只好順著孫權的心意說了。

“丞相有何高見?”

孫權見顧雍主動站出來反對撤軍,心裡倒是挺滿意的。

“今大軍出征,尚未開戰就撤軍,對士氣影響極大,不能倉促退軍。”

顧雍說道:“山越軍兵馬雖多,卻是烏合之眾,而且後勤無糧草接應,只需派出一名將軍,帶領一支兵馬阻攔擋住山越軍。”

“等山越軍進攻不成,自然會糧草不足,撤軍而去。”

孫權滿意地點點頭:“愛卿所言有理啊,但伯言率大軍出征,如今朕的手裡無多餘兵馬,該從何處調遣兵馬?”

顧雍早就想好了,說道:“山越此次出兵三萬,而陛下只需出兵一萬,就可阻擋山越軍。”

“從柴桑調撥一萬兵馬出發,等山越退軍後再前往荊州即可。”

孫權聽完這話,大笑道:“好啊,丞相真是能為朕分憂。”

“那麼,該拜何人為將?”

顧雍很懂分寸,說道:“陛下知人善任,由陛下定奪。”

其實孫權也是一時著急不冷靜,等冷靜下來後,心裡就有應對之策了。

顧雍作為吳國丞相,這點還是能看出來的。

而且隨便點將,這是吳國的大忌,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眼下自己討得孫權歡心,已經得罪了其他大臣,他要懂得見好就收。

畢竟在吳國內部,世家的勢力盤根錯節。

如今雖然顧家得勢,但張、陸、朱等其他幾大世家都在吳國朝中根深蒂固,他不能得罪這麼多世家。

孫權滿意地點頭道:“丞相果然就是丞相啊,朕覺得程普之子陳武有大將之才,又為柴桑太守,讓他率軍出征,最為合適。”

“諸位愛卿有何意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