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說道:“但東吳起兵五萬,佔領了石亭,隨時有進取壽春的態勢。”

曹叡心急如焚,按耐不住站起來問道:“如今兩線危機,眾愛卿有何良策退敵?”

陳矯立刻說道:“長安已失,司馬懿如今要防守潼關,臣想舉薦一人,可保壽春無恙。”

曹叡迫不及待道:“是何人?愛卿速速奏來。”

陳矯說道:“此人乃是郭嘉之子郭奕,頗有其父之才,可堪大用。”

曹叡大喜道:“好,就依愛卿所言,封郭奕為揚州司馬參軍,立刻前往壽春,輔佐曹休鎮守壽春。”

陳矯領旨而去。

沒多久,又有內侍送信來,曹叡現在看到有信件,就覺得頭都大了。

曹叡看過軍報,隨即面目一猙獰,猛地把信件砸了下去。

鍾繇見曹叡突然大怒,趕緊問道:“陛下,出了何事?”

曹叡怒氣衝衝地說道:“徐州急報,東海有倭寇偷襲,東萊、東武城一帶都遭到倭寇的細節,百姓也遭到了倭寇的屠殺。”

鍾繇臉色大變:“這倭寇已經很多年沒有聽說過了,竟然在這個時候又來騷擾我中原。”

“陛下,倭寇之患,可不能久留啊。”

曹叡沉聲道:“如今吳漢攻我,全國的兵馬都調往前線,這倭寇之患,該如何是好啊。”

“陛下勿憂,我大魏雖然和吳漢交戰,但諸葛亮剛剛佔領西涼和長安,精力消耗過大,已無力再戰。”

滿寵說道:“只要我軍扼守潼關天險,漢軍也奈何不了我軍,至於東吳在石亭駐軍,我軍只要保住壽春,便可保中原安定,眼下唯有固守,全力對付倭寇,再和吳漢交戰。”

“現在看來,也只好如此了。”

“只可惜丟了長安和西涼,朕實在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啊。”

曹叡無奈地說道:“討伐倭寇,應派誰去更合適?”

陳群抱拳道:“臧霸可擔此重任,此人當年便在徐州落草,熟悉徐州。”

“倭寇人數不多,多數是奔襲作戰,臧將軍對付倭寇更有經驗。”

曹叡點點頭,隨即下旨封臧霸為蕩寇將軍,從徐州調兵一萬,去討伐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