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緻的做好吩咐,且安排好一眾奴隸後,唐蘇凡就直接帶著張溫劉驍和那對母子先返回了景河村。

當張溫小心翼翼的走下馬車,看到熟悉既又陌生的大門時,頓時老淚縱橫,對著大門磕頭一拜。

“老爺夫人,老奴回來了。”

“回來了啊!老奴回來了啊…………”

唐蘇凡這次並沒有去拉哭的已泣不成聲的張溫,等著張溫收拾好情緒之後,方才帶著他們進去。

“繡娘,從今以後你和小英就住這裡吧。”

在回來的路上,唐蘇凡透過交談就知道了這對母女的姓名與身世。

他們母女倆本是靈州人,也是戰亂是的苦命人,趙繡的男人戰死沙場後,趙繡帶著女兒陶英兒四處奔波躲避突厥人。

奈何家中無財無以生計,被人販賣為奴,流落長安。

唐蘇凡之所以沒把他們放在酒樓,是因為家裡的雜活兒有時候他也忙不過來,後面自己的事也會越來越多。

就把趙繡帶回來準備讓她做個廚娘,以及打理下家中的清潔。

而趙繡更是堅持讓自己的女兒陶英兒做唐蘇凡的貼身婢女。

唐蘇凡想了想,便答應了。

趙繡看了一眼乾淨整潔的西院房間,連聲對著唐蘇凡道謝。

隨後唐蘇凡又讓劉驍去找了一個老郎中,幫溫伯看腿。

就這樣,時間悠悠過去了幾日………

…………………………

貞觀二年,立冬之日。

金鑾殿上,一片肅穆莊嚴。

面色陰沉的李世民無奈喝道:“退朝!!!”

群臣做禮,紛紛退去。

李世民面色不悅的回到了承慶殿內,心中越想越氣,忍不住拍案一聲怒言:“你個田舍郎,朕遲早斬了你!”

就在今日,他提出了來年攻打突厥之事,可話剛開了個頭,便遭到了群臣反對。

無數文臣紛紛死諫,勸誡李世民不得再起戰事,以修民生。

爭到面紅耳赤之時,魏徵那鐵頭娃甚至蹦了出來說他是個枉顧百姓,只知討伐的昏君。

氣得李世民怒火沖天,最終不歡而散。

另外,今日又有地方屬官來報,河東道秋洪四起,波及三州,損失慘重,百姓無以過冬。

這就代表著又有無數流民出現,這讓李世民又是一口悶氣憋在了心裡。

所以說,李世民就算再想攻打突厥,也得壓下來,處理完眼前的事再說。

喝了一口茶水後,慢慢冷靜下來的李世民看了一眼牆上高掛的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突然,一個侍衛走到殿外。

做禮通報,聲音低沉有力!

“稟陛下,梁國公與尚書令求見!”

李世民抬起頭來,陰沉的臉色已經好了幾分。

“宣!”

房玄齡與杜如晦走進承慶殿,謹慎一禮。

“臣房玄齡(杜如晦),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