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鬥爭,結果以方從哲自首輔的位置上面退下來而收場。

至於首輔的位置,則是落到了萬曆一朝當中老臣,葉向高的身上。

此人自萬曆三十六年開始,一人主持內閣事務長達七年之久,人稱“獨相”。

直到萬曆四十二年,葉向高連上六十二道奏章請求致仕,這才獲准回鄉養老。

結果時隔六年以後,他再次被召回的了京都之內,被天啟皇帝授中極殿大學士,重新成為了內閣首輔。

朝堂之上的變化如何,這其實與周寧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因為他乃是廠衛勢力出身,先天性必須要依靠在皇權之下。

對於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而言,東廠和錦衣衛皆盡是皇帝的鷹犬爪牙,和他們完全不是同一個陣營。

更何況,泰昌皇帝臨終以前,已經言明瞭周寧就是他留給天啟皇帝的一把尖刀利刃。

因此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們,對於周寧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感。

哪怕他們曾經一同維護天啟皇帝登基繼位,可是雙方之間,皆盡都並沒有什麼深交的心思。

對於這一點,周寧也完全不曾在意過。

唯有腦海深處那尊神秘黑塔,以及自身的修為實力,方才是周寧最為看重的存在。

周寧之所以想要攀登上大明朝野權利的頂端,其目的不過就是為了收集那尊神秘黑塔所需要的特殊能量而已。

至於在這個過程當中,自己是否是什麼孤臣、佞臣。奸臣,周寧一點也不在乎。

況且眼下大明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也全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周寧也不屑於和他們深交。

自己只需要堅定當初定下的道路,始終支援在當朝皇帝的身邊便可。

這不是,周寧阻擋鄭太妃和李選侍,維護天啟皇帝登基繼位的收穫,已然到來了。

天啟皇帝在徹底掌權以後的大朝會之上,最後一道旨意便是擢升周寧為錦衣衛指揮使。

同時特授勳上輕車都尉,加授昭武將軍。

要知道周寧不久之前,才剛剛被泰昌皇帝擢升為錦衣衛北鎮撫司的鎮撫使。

眼下他竟然跨越了指揮僉事和指揮同知這兩個位置,一舉成為了錦衣衛這個暴力機構的執掌者。

由從四品到正三品,正正好好是連升三級。

這份殊榮,自然是使得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心生不滿。

只不過錦衣衛的地位十分特殊,乃是天子親軍所在。

即便朝中大臣們再怎麼不滿意,他們也無法改變天啟皇帝的意志。

最為重要的是,天啟皇帝時刻牢記在泰昌皇帝的教誨。

錦衣衛和東廠這兩方勢力,乃是保證皇權超然無上的關鍵依仗所在。

無論什麼時候,都萬萬不可自廢武功。

使得朝中大臣染指錦衣衛內部決策的情況,絕對不能開了先河。

周寧全權掌管錦衣衛,原本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則是被擢升到了後軍都督府左都督的位置上面。

按照等級,這已經屬於是武官正一品,可以說是大明朝為官者的天花板。

不過論及實權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反正天啟皇帝沒有讓駱思恭繼續提督錦衣衛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