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遒是越想越走神。

直到裡面傳出了飯菜的香味兒。

徐櫻做飯前跟劉師傅商量,說:“咱雖說是要比,可不能浪費東西,既然有領導要來吃,咱就照著這規制仍舊做六菜一湯一點心,不過分開來,我做倆,您做倆,師兄畢竟是這飯館兒的大廚,剩下的都歸他做,您覺得咋樣?”

她穿上圍裙就是個精幹利落的樣子,說話更是鏗鏘有力嘎嘣脆,全看不出小孩子模樣,反倒是有點兒鳳姐兒的意思。

跟旁邊眼珠子亂轉滿腦子合計利益的鄭小寶一比,那可是上臺面的多了。

劉師傅難免就想起紀茹芳這半年就添了一個鋪子的事兒,又想起她做的點心,心裡的天平自然而然就偏向了徐櫻。

這麼一偏,對她的公平提議就一點兒沒意見了,臉上仍舊繃著,點點頭說:“聽你的。”

鄭小寶還在合計。

劉師傅已經問:“那咱倆的菜是怎麼分?”

徐櫻沒先回答他,而是轉頭問鄭小寶說:“師兄打聽過來的兩位客人哪兒的人?年紀大小?平常有啥忌口?有啥慢性病嗎?”

鄭小寶好不容易合計清楚,發現對自己沒壞處,正樂著呢,一聽這些,直接懵了。

他愣老半天,才勉勉強強回答上來:“我這也是才接著通知,那高副書記接來的人神秘著呢,我個廚子哪兒能知道?倒是高副書記原來常來咱飯館兒,他年紀倒不大,四十來歲,平常呢就是不好吃辣,愛吃個肘子啊、大骨頭啊、羊腿之類的,哦,他有仨最愛吃的,一個是黃豆豬皮,就這個菜才吃辣椒,一個是滷出來的豬尾巴、豬大腸,不用就餅,一個人就能吃他兩大碗!”

他說著雙手分開,比了個海碗的大小。

徐櫻點點頭。

鄭小寶又想:“慢性病嘛……這個我連啥叫慢性病都不知道,哪兒知道人家得沒得?”

徐櫻又點點頭,倒也不多問他,反過頭問劉師傅:“您還有問題嗎?”

劉師傅沒了,其實他本來也想問問幾口啊,年紀大小這些,可他也搞不清為啥要問有病沒病,這根吃飯有關係?

他搞不清楚,徐櫻卻已經透過鄭小寶的回答加上上次見面他不停流汗還能隨時拿出來糖塊兒給方遒放水裡的情況看出來,這人八成是這年代少見的三高人群!

不過她倒沒立刻說,只跟著他們看了一次食材,然後就提議選好選單寫出來,免得做菜做重了浪費東西。

劉師傅也贊成。

於是他立刻就寫了兩道平原地區人最常見的菜。

一道都督府烤羊肉:冬天是羊肉最肥美的季節,羊肉是廚房裡最新鮮的食材。

一道是金玉過油肉:比往常的過油肉多新增了新鮮筍片和南方運過來的茭白,加上木耳、少量蒜薹、豬裡脊肉,食材樣樣精緻,顏色漂亮,無論哪方面都足以配得上“金玉”兩個字,是他們這一系祖師爺傳下來的看家本事。

他寫完,徐櫻也寫。

她寫的就跟劉師傅準備的那兩道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