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三人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酸湯紙片魚?糖醋丸子?這魚是個啥菜?”
劉師傅念出來她的選單,忍不住就問。
他知道酸湯,他們平原地區人也吃川菜裡那種酸湯,不過用的是照著他們這頭習慣醃的雪裡紅,炒起來酸味比川菜的重些,卻一丁點不辣,還有去膩的效果。
所以他疑惑的是後面三個字“紙片魚”,這魚是種魚,還是個刀法?
徐櫻一點兒不隱瞞的給他介紹說:“算是川菜和咱們平原地區菜的結合,用的基本上是個川菜的做法。”
劉師傅點點頭,下意識覺得學到了。
但突然想起她是個“牝雞司晨”、“越俎代庖”的女人,又不屑的想,就是瞎胡鬧,騙騙不懂的人吃個新鮮而已,真懂得誰會吃這南不南北不北的東西。
而且第二道她居然選糖醋丸子!
她肯定以為這菜簡單,整個平原地區基本上隨便找個地方菜館子就能做,但真要做好得多不容易她知道嗎?連個正統的師傅都未必有的女人,能知道才怪嘞!
於是不看手上功夫,只看選單,劉師傅已經給徐櫻下定義了,就是個懂點兒新玩意兒拿來譁眾取寵的會做飯的女人而已,指不定連孫德興的本事都比不上!
他抱著這想法,對徐櫻這頭就沒興趣了,佔了個案板,悶頭準備自己的菜。
而鄭小寶那頭也已經把剩下兩道菜寫好了,一道香酥雞,一道八大碗。
香酥雞也是本地特色菜,是從魯菜的香酥雞上發展來的,魯菜裡的香酥雞靠的是雞皮本身的酥脆做出香酥的效果,而本地的卻是不僅雞皮要酥,雞皮外面還要裹一層玉米粉,讓它酥上加酥。
而怎麼把這道菜做的既酥脆又不膩口,就要看各位廚子師傅的手法了。
另一道八大碗,本地的八大碗通常來說包括一碗梅菜醬肘子,就是徐櫻做的梅菜扣肉的高階版,只用肘子肉做,一碗丸子、一碗八寶飯、一碗海帶肉、一碗小酥肉,還有一碗蝦米白菜、一碗油豆腐、一碗燒帶魚。
鄭小寶這個應當是改過的,徐櫻見他拿出來的食材裡除了肘子還有海參,大蝦這兩樣,應當是要換裡面的幾樣素菜。
這是明顯就是照著高副書記的習慣準備安排一桌硬菜,大概是期望能在他的幫助下間接的討好這位剛來的副書記。
其實因為鄭小寶是這裡的主廚,她和劉師傅已經都照著規矩,把最符合客人口味的大葷留給他做,給了他跟領導拉近關係的距離。
可是他好像完全不懂。
為啥呢?
可以看看她和劉師傅的選單。
劉師傅走的是個穩紮穩打不出錯的路子,因為的確不瞭解新領導的習慣。
她走的是個創新有趣兒的路子,也沒啥明確的傾向性。
但她覺得,這新來的領導畢竟是個副職,還沒完全上任,這時候他應該很樂於在某些小事兒上維持一下和正職方致謹同樣的風格。
方致謹的風格徐櫻很瞭解,物盡其用,不奢侈不浪費,所以她選的菜色也是有新鮮有保守,絕不在食材上顯得過分貴重刻意。
可鄭小寶選的要麼是食材貴重,要麼就是高副書記肯定會喜歡的食材,兩樣擺上去,不用說話,討好的意思很明顯,討好的目標也很明顯。
要是這個領導因為剛剛上任而在某種程度上於無關痛癢的小事上希望和方致謹保持步調一致,那鄭小寶做這些,無疑就是挖個坑填點兒鬆軟的土,給自己掘了個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