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館兒的“今日食單”上第一個,赫然寫著“頭腦”倆字兒!

剛剛說完方家“腦袋被砸”事件的那位工人,一個胡思亂想,差點兒把自己嚇暈。

另一位又好笑,又好奇,問:“這‘頭腦’又是啥?豬腦子湯?”

村裡殺豬,屠戶一般不會要工錢,只要豬下水。

這位家裡正好就是屠戶,每年過年,都要做滷豬腦吃,下意識就以為是滷豬腦做的湯。

楊花兒搖頭晃腦,笑嘻嘻的又講起故事。

“才不是嘞!這‘頭腦’啊,又叫八珍湯,是由咱平原地區有名的中醫老先生傅山發明的。據說傅山老先生他娘身體虛,還總吃不下飯,於是他就發明了這種有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功效的‘藥膳’,他娘吃了以後,一頓能吃三碗飯,身體當然好啦!”

那倆人兒哈哈大笑,說:“老太太一頓吃三碗就撐死了?”

“那可不一定,我就能吃,你們看,我多壯?”

楊花兒拍拍自己的胳膊給人看,還說:“像你們這種忙了一晚上,還受了那個……”

今天徐櫻教她的有點兒深奧,她一時忘詞兒了,想了想,才繼續說上來:“你們受了寒氣,就是寒氣入體,就得吃這個益氣調元的‘頭腦’來補補!”

正巧了,那位去方家忙了一晚上的工人正因為倒春寒凍得厲害,聽她這麼說,也信了三分,笑道:“行,我今兒就點這個‘頭腦’了,我替大夥兒先嚐嘗,不好吃或者沒效果,你可得給我退錢!”

“退就退!別小看咱大廚的本事!”

楊花兒大辮子一甩,朝著裡面大喊一聲:“‘頭腦’一碗!”

也就說話的功夫,又來了不少剛下班兒的工人。

這幾天紀家餃子館兒又換廚子、又換選單,還有故事聽的事兒都傳開了,手裡但凡寬裕點兒的,都願意來吃一頓飯,聽聽故事,找個樂子,所以人流量是肉眼可見的增加。

李玉華站在櫃檯後面偷偷數了數,又比昨天多了七八個生客,且各個都愛點新菜,好像完全不擔心花冤枉錢似的。

今天的新菜還有茴香苗豬肉餃子湯、芥菜雞蛋燒麥、酸湯麵片兒和一道叫“春意融融套餐”的餐品,這玩意兒連裡面有啥都不知道,居然也有好些人點了!

可見才七八天,紀家鎮上這些人對徐櫻的廚藝已經非常認可了,因為就是孫德興做的最好的時候,餃子館兒的上客率也沒這麼高。

她想著這些,忍不住朝廚房裡看了一眼,恰好此時門口來了新客,喊了一聲“點菜”,李玉華就下意識的衝過去,幫著楊花兒忙乎起來。

客人幾乎要坐滿的時候,一股子熱滾滾的酒香從後廚飄了出來,期間彷彿還夾著點兒炒雞蛋的香味兒,直把這些人聞的飢腸轆轆,五臟廟都叫起來,尤其幾個有點兒嗜酒毛病的,忍不住就問李玉華:“李姐兒,咱餃子館兒賣酒啊?能不能先給來兩杯解解饞?”